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教案.docVIP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 《新纪元》 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散文情和理的关系。 2、感受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崇高理想、深刻思想。 【学习难点】:感受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崇高理想、深刻思想。 【学习重点】:体会散文情和理的关系。 一、导入课文 李大钊的名联: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上联中“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 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 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 “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李大钊先生也已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两句铮铮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妙手”所著的文 章——《新纪元》。 二、知人论世 1、学生交流 李大钊,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 1889 年。 1913 年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斗争,起草的《警 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 年李大钊回国 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 1919 年,他又发表了 《新纪元》、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6年3月,北洋 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 ? 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2、教师作补充: ⑴、陈独秀与李大钊: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与李大钊的理想一致,关系甚笃,李大钊与陈独秀同是领军和核心人物,当时流传一首嵌名诗盛赞两人曰: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陈独秀与李大钊。日月双悬照古今。二位常在图书馆办公室隔桌而坐, 金戈铁骑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 亲切交谈。李大钊任职不久,北大图书馆办公室就成为中国革命播撒共产主义种子的发祥地, 成为革命领袖凝聚智慧的摇篮。 ⑵、李大钊与毛泽东:当年的北京大学,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一代名人荟萃的最高 学府。 1918 年 10 月,毛泽东来京,在李大钊手下任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朝气蓬勃的革命精 神,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深得李主任的赞扬。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学识对毛泽东有一定的影 响,使毛泽东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 三、预习教材 认真阅读教材,勾画重点,注重记忆理解,标记疑难。 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熟记,准备检查;初步完成“探究问题”部分,准备高效讨论、展示和点评。 四、探究问题: 1、文章以“新纪元来”反复开篇,有何意味 , 有何效果? 1 内容上:①客观讲“新纪元”已到来;主观讲希望“新纪元”的到来。 2)表达效果上:运用呼告、反复的手法,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开宗明义 2、为什么需要新纪元? 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3、怎样理解文中“新纪元”一词?作者对“新纪元”寄予怎样的希望? ①从字面看:是新的一年到来。纪元,纪年的开始。 ②从深层看:是说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已经建立,印证了马克思、 恩格斯的科学预言;而在中国,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满清政府垮台,新文化运动兴起,这 些都是“新纪元”的曙光。 作者对“新纪元”寄予希望:①铲除旧的道德传统观念,②接受新的文化洗礼,③开创新世界。 4、文章的主体段落是第 6 段,那么第五段有何作用? 过渡。将新纪元具体到 1914 到 1919,让人关注身处的时代。 5、现在的时代。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俄国十月革命已经成功,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 预言,为世界上被压迫民族、被奴役的国家指明了解放的道路。当时中国一方面面临越来越严 重的列强瓜分,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传播到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已经兴起,中国面临历 史的大转折。 6、研读第 6 段,抓住关键词,梳理概括出其中体现出的新思想 ①改良生产制度——改革经济制度或经济基础 ②打破国家界线——让国家消亡 ③人类都得一机会同去做工——人人平等 金戈铁骑 -------

文档评论(0)

183****6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