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火车》阅读练习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扒火车 ①父亲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②他扒的是拉煤的货车。火车经过车站时,父亲挑着一担米糖,身影如风,和火车进行赛 跑。他的脚下,像装了风火轮一样,越跑越快。就在火车驶离站台的一瞬间,父亲纵身一 跃,一手稳稳地托住肩上的担子,一手凌空攀上车门边的把手,三下两下,身手敏捷地上 去了。彼时,天边夕阳正在缓缓坠落,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父亲站在火车顶上黝黑的剪 影,伟岸,如松。 ③其实,这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和儿时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差不多。父亲个子瘦小,身 单力薄,别说是挑一担米糖追赶火车,就是让他在平地上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 半天,举步维艰。但是,他确实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④我老家丰城以产煤而闻名江南,素称煤海,浙赣铁路特意在这里设了一个小站,每天挖 出山一样的煤炭,从小站的煤场装运出发,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过萍乡,一路西行 到达湖南株洲,然后换火车头,转京广线南下或者北上。我的家,就在小站二十里地开外 的一个小山村。 ⑤1977 年冬末的黄昏,万物萧条,母亲挑着一对空箩筐,走在去镇子的路上,父亲袖着双 手,缩头缩脑,亦步亦趋,跟在母亲的背影里。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一刀一刀割 . 过来。两个人走到镇上时,又冷又饿,几乎要虚脱。母亲娘家的舅舅住在镇上,开一爿铁 匠铺。母亲带着父亲在她舅舅的店里,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仰仗舅舅担保,在镇子东 边的糖坊里赊了六十斤米糖。 ⑥和往年一样,母亲摸黑又送了五里路,把担子搁下,紧了紧父亲扎在破棉袄上的腰带, 叮嘱道:“小心点儿,一家人能不能过个年,就看米糖能不能卖出去了,就指望你了。” 黑暗中,父亲点了点头。母亲又从怀里掏出两枚煮熟的鸡蛋,放进父亲里面衬衣的口袋 里,说:“明天你生日,带上吧。”父亲又是点了点头,然后在母亲的注视下,挑着六十 斤米糖,一步三颤,嘴边呼呼地冒着白气,像只鸭子一样摇摇晃晃,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 一路歪 下去。 . ⑦不远处的村落,隐在荒凉的山坳间,灯火稀疏,偶尔几声狗吠,在寒冬的夜空中,空荡 荡地响起,空荡荡地落下。父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凌晨四点,终于到了煤矿火车站。 偌大的车站,空荡无人,几盏昏暗的路灯,亮在半空中,异常冷清。 ⑧父亲观望了一阵,然后蹲在铁路脚下,从箩筐里摸出两个用针线缝补起来的大蛇皮袋, 将箩筐套在里面扎牢固,还特意在外面留了很长的麻绳。忙完这些,他爬上火车尾部的一 节露天车厢,手攥住麻绳的另一头,像用水桶在井里打水一样,站在车顶边沿,将那两个 大口袋吃力地拽了上去。 ⑨这时,一盏马灯从扳道房里游离出来,灯光昏黄如豆。父亲忙猫腰隐在旮旯里,心里无 比恐慌。那盏马灯一路逡巡,从车头到车尾,走走停停,走到父亲这边的车厢停住了,父 亲听见脚底下有男人瓮声瓮气的嘀咕声:“今天老汉我六十岁生日,高兴哩,每人发六个 馒头。”紧接着,车下扔上来一个塑料袋,准确无误地砸在父亲头上。父亲瞬间明白了什 么,忙站起身去看——一个穿铁路制服的老人,举着马灯,左脚有些跛,已经踅回身,一 高一低地朝车头摆去,不时往车厢里扔东西。 ⑩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有一群同路人,更没想大家早已在老人的眼皮底下。父 亲看着老人远去的灯光,温暖无比,他想说些“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的祝福话,但 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父亲捏了捏自己衬衣口袋里两枚圆溜溜的熟鸡蛋,踮脚望了望 老家小山村的方向,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⑾火车是在第二天下午才出发的。火车一声长鸣,浑厚深沉,惊醒了沉睡在煤堆里的父 亲。他蓬头垢面,全身黑乎乎的,像一个挖煤工。父亲探出脑壳,警觉地看了看四周。冬 天的下午,没有阳光,天幕低垂,病恹恹的,满是阴霾。远处,是枯瘦的山水,空旷的田 野,还有一排排光秃秃的直刺向天空的白杨树。火车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一路呼 啸,向西驶去。火车头喷出的一团团白雾,在暗哑的黄昏里,炊烟一样袅袅升起,把父亲 看得如痴如醉。 ⑿父亲心想,家里该喂猪打潲,做晚饭了。 (取材于 夏阳的同名小说) 2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中的父亲跟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差不多,擅长奔跑、跳跃,攀爬火车时身 影如风,动作敏捷。 B. 母亲娘家的舅舅生活宽裕,但不愿招待亲戚,父母只能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这反 映出贫困年代亲情的淡薄。 C. 母亲精明强干,勤俭持家,小说以母亲这一形象衬托父亲形象,说明贫苦生活能使人 由懦弱变为坚强。 D. 小说选取冬末的黄昏、夜晚、下午等三个时间点展开叙事,并分别穿插环境描写,使 父亲这一形象丰满,富有感染力。 29.赏析第⑤⑥段中的加点词。 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一刀一刀割 .过来。 (父亲)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一路歪 .下去。 30.在第⑩段中,火车出发前,父亲的眼泪 “无声地涌了出来”,而在第 段中,火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