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小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程整合资源.doc

(完整版)实小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程整合资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课程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城阳区实验小学 资源整合的背景: 苏教版课程作为我校的语文课程已经有八年的历史,在 这八年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与学生感到单纯地学习课本,已 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与学习以及高效课堂的需要。因此, 课程改革与整合势在必行。语文课程整合在这次课程改革中 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打破了固有的“教 科书必须按照顺序来学、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 而这一观念的转变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创造 性地实施新课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资源整合的设想: 打破传统的按照顺序教科文的教法,将本册文本重新按 照文章体裁与表达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将五年级教材重新 编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学文明理、古今诗文、写人记事、 故事集锦、写景状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相关阅读 与拓展,最大程度地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资源整合理论支撑: 崔峦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化小学语 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中明确提出要尝试课程资源整合。而课 程资源整合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提出 来的。它的提出打破了固有的“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 观念,而这一观念的转变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教 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以上原因,现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单元整合如下: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学文明理 1.学会 24个生字,认识 11个生字。学会结合具体语境 理解词语意思,会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或重点段 落。抓住重点段落的细节描写,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 真情,学习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懂得一些人生 道理。 单元 学习 目标 3.学习围绕一个主题,运用寓理于事、夹叙夹议等方法, 来组织材料。会写回信。 精读篇目 (一) 第 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 2个生字,重点写好“妻” “撅”字,能会写、理解并学会运用重点词“姹紫嫣红”的意 思。 精读目标 (一) 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怎样通过“栽花赏花”的片段,表现 出高尔基父子间浓浓的亲情;弄清高尔基信的含义,初 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学习作者先写父子间亲情,再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 生发到教诲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而后揭示出“给”永 远比“拿”愉快的这种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的写法。会代 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精读篇目 (二) 第 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 6个生字,重点写好“滴” “锲”字,理解“水滴石穿”“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词的意思并 精读目标 (二) 能找出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 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怎样通过正反两面的事例说明本 文观点的。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 之以恒、“滴水穿石”可贵精神。 3.感悟本文叙事明理的特点,学习作者叙议结合的写作 手法,自己学会写读后感。 第 2课《陶校长的演讲》 :大体了解演讲这种体裁的特点, 初步学会写演讲稿。 第 11课《读书莫放“拦路虎”》:知道读文章的基本要求, 并以“拦路虎”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为后来的 学习扫清障碍。 略读篇目 第 13课《在大海中永生》:初步感知新闻报导的目标性, 并让学生在多次的朗读中,熟读成诵。 略读目标 1.了解演讲的特点,学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和“每天四 问“的构段方式。 2.知道本文中的“拦路虎”指什么,怎样读书莫放“拦路虎” 3.了解通讯的特点及作者怎样有条理的表达的。 1.透视文本,追求有智慧的阅读。 在学习本组精读课文时,要从学习的第一步,充分 明确本单元的课文主题:学文明理。所以,阅读初期, 即可让学生直接找出文本要说明的道理到底是什么。相 信学生会很简单就找出两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然 后,就文本告诉我们的道理,直接展开追问:文本是通 过怎样的叙述,又如何循序渐进地将这一道理给表达出 来的。如此一来,课堂的学习,便由老师的讲述,直接 变为学生们的探究。这样的引导,也会让学生很容易把 学习策略 握学习这一类文本的方法,让他们在透视文本的同时, 学会做一个智慧的学习者。 2.读写结合,学会语言文字运用。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找文本中语言文字训练的 切入点,自觉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教 学中,既要有“现买现卖”的读写结合,也要有“立体空间” 的读写结合,不限于课本,不囿于课内。《滴水穿石的启 示》一文的学习中,在品读课文时,在探究作者怎样通 过正反两面的事例说明本文观点的写作方法之后,就可 以直接让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写一个简单的小事例 来帮助作者佐证道理,这样,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的到 了验证与实践。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的学习, 首先探究的是

文档评论(0)

清风徐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30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