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雨霖铃》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雨 霖 铃 柳永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 背景资料:   作者在填这首词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经常跟歌伎、乐工一道生活,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宋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酌低唱,岂可令仕宦!”还说:“何用浮名?且去填词!”遂落第。柳永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转而成为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作品以白描见长,吸收口语入词,通俗易懂。当时传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其作品在社会上的普及与流行。《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是其代表作。他的词集是《乐章集》。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学习目标: 1、诵读品鉴,体悟作者情感 2、学习抒情手法和鉴赏方法 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读识内容 1、自由诵读全词,找出主旨句。 2、概括上下片内容 再读悟感情 品读全词,体悟作者的情感。 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速、语调、节奏朗读,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朗 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读赏语言、析手法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全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鉴赏要求: 1、表述格式:我最喜欢____________,因为我认为它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 2、所选词句不要重复。                小结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