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件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护课件.ppt

中小学课件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护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考 向 精 测   考,例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表为近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表。甲图和乙表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2008年8月中国各省市贫困人口数排名 丙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甲图中的A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危害是 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农牧业生产受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若此关联图发生在甲图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 破坏植被、轮荒 (3)乙表中可能是由于生态环境较差引起贫困的是________;2008年5月以来由于自然原因促使人口贫困数量突然增多的省份是________。 甘肃 四川 (4)甲图中C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主要防治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破坏 土壤侵蚀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采育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区位的判读能力。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相联系,贫困使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往往不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对资源盲目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贫困,从而形成恶化循环。由甲图中A、B、C的位置可判断其所在地区,即A为内蒙古高原东部,B为黄土高原区,C为横断山区,然后结合三地的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判断其生态环境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丙图所示的含义。 课内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完成1~4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A 解析:本题组以宁夏中卫县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为情境,考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和治理。第1题,P位于贺兰山以东,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且距海较近,降水多于Q地。又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年大风日数少,沙尘暴日数也少。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解析: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截留水分、削减风力、固定流沙。 3.Q地植被破坏严重,许多沙丘活化,根据图中信息判断Q地沙丘的移动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A 解析:可根据图中沙丘的图例判断,流动沙丘的移动方向由缓坡一侧流向陡坡一侧,或是依据当地风向来确定。 4.P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农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土壤侵蚀 C.次生盐渍化 D.森林破坏 C 解析:在半干旱区,由于蒸发旺盛,长期引水灌溉易形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5.下列环保标志中,哪一个是绿色食品标志(  )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世界主要环保标志的掌握情况。其中A图是中国节水标志,B图是绿色食品标志,C图是国际通用的循环再生标志,D图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 (2009·浙江)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6~7题。 6.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 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B 解析:全球变暖会导致洪涝、干旱、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会移至秦岭—淮河以北。 7.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A 解析:控制全球变暖关键是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公众可积极参与。B项中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公众不可能参与。C项中多种水稻会增加CH4排放量。CH4也是温室气体。D项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不能抑制全球变暖。 二、综合题 8.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说明灌渠附

文档评论(0)

小太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