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看 万山红遍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远眺 仰视 俯视 远景 近景 高景 低景 静景 动景 万类霜天竞自由 5、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眼前这大好景色的?  6、柳诗“独钓寒江”与毛词“独立寒秋”所表现的诗人的胸襟境界是否相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诗表达的是诗人身处逆境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的心志;   毛词则表达了词人身处险境、坦荡磊落、砥柱中流的革命伟人的气度。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1、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那些内容作了回答?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2、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探究研讨(2)  3、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4、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 。 5、“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是在问谁?“击水”一词有何深意?  “曾记否”唤起回忆,鼓舞斗志。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浪遏飞舟”借回忆当时游泳的情况,表现“同学少年”的急流勇进的斗争精神和无比强大的革命力量。  6、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  侧重抒发诗人的革命豪情。    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气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答。 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图画? 四幅图画: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探究研讨(3) 古人非常讲究练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象? ①层林尽染:用拟人手法,活化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写出秋色之深浓。  (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探究研讨(4) ②百舸争流:活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③鹰击长空: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排”也有这种作用) 鱼翔浅底的联想 我还想起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④鱼翔浅底:“漫江碧透” 一句突出了湘江水的清澈,“鱼翔浅底”之“浅”可理解为江水清澈见底,一望而可见之,故曰“浅”,全句可理解为:天空中的景象映射在清澈的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鱼儿游在水中,也仿佛游在空中,故一个“翔”字,便写活了这一景象,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想象空间,鱼儿既是在水中游,又像是在空中飞翔。  (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鉴赏“湘江秋景图”体现出的色彩美和雄壮美 ①山红水绿的静景的色彩美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 ②事物动态的雄壮美 “百舸争流”中的“争” 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 “击”“翔” 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 “万类霜天竞自由”中 的“竟”字, 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色彩美和雄壮美决定了词作的昂扬基调,发出的问题深远重大,决定了词作的博大意境。 探究研讨(5) 探究研讨(6)   在多数古典的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做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而这首词写的虽然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诗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文档评论(0)

132****5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