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教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pdf

《壶口瀑布》教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壶口瀑布 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2、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 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 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难点 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 歌颂。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壶口瀑布图片和资料。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1 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活动方式 教学意图   教 师 学 生   导入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 起人们的思想。 —— 罗丹(法)   面对雄厚、开阔的壶口瀑布,作者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 《壶口瀑布》。 叙述 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介绍 梁 衡(1946—)山西霍州人。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他历任 《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副署长等职,现任 《人 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 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作品:   科学史章回体小说 《数理化通俗演义》;   新闻三部曲: 《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散文; 《只求新去处》   有散文三篇 《晋词》、 《觅渡,觅渡,渡何处》和 《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讲述 听   记录 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初步感 知 1、 图片欣赏;   2、初读课文:    (1)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明确:第一次 雨季;第二次 枯水季节    (2)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的特征又是怎样?   第一次 雄壮伟大 1   第二次 气势磅礴 柔和细碎 刚中带柔   3、请学生阅读描写壶口瀑布的语段语句。    (指名学生阅读)   4、齐读第三、四段课文。收集资料   设计问题 阅读课文   思考探究   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课堂   小结优美的散文应该反复阅读,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初略的感受一下文章的内容, 下节课我们将详细分析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宏伟气势。   作业   布置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关于壶口瀑布的描写。   2、思考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次 雨季 雄伟壮观、危险   第二次 枯水季节 气势磅礴、柔和细碎、刚中带柔   第 2 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活动方式 教学意图   教 师 学 生   导入 1、用50 字说明一下“壶口”之名的由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这 深槽形似巨壶,“壶口”由此得名。)   2、壶口瀑布真能装下壮阔无比的黄河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让 人感觉就像把黄河装进了壶里。还有一些装不下的水就各自夺路而走。)   上节课由于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对文章进行细细品味,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笔一起去 领略一下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 提问 回答温故知新   品味课文第2 段 1、作者第一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雨季,他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哪些 奇特的景象?请大家把描写的语句圈画出来,再和同桌核对。(观察几个学困生是否在圈划, 后有否核对。)讨论明确:   涛声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雾气 弥漫(扑面而来);   河水 正沸着;   瀑布 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听到;   看到;(板书)   2、面对这样的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感受: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进一步的感受:可怕、惊慌、要逃离。(用文 2 中提到的一个词就是什么?)危险。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先作情感上的铺垫。)   4、请男同学们把第2 段朗读一遍,尽可能读出黄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