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pdf

宁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宁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总分: 150 分 时量: 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 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 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 意。先秦时期, “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 如 《论语》中的“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 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 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 亦即天下的百姓。 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 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 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 《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 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 国家 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 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 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 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 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 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 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 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 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 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 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篇文字中所 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 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 食”?在顾炎武的笔下, 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 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 相互残害。显然, 《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 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 《日 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 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节 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种地域概念而 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 “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就可强烈 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 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

文档评论(0)

ly2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