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二轮语文江苏版教师用书:高考第3大题考点5鉴赏表达技巧Word版含解析正式版.docx

2018版二轮语文江苏版教师用书:高考第3大题考点5鉴赏表达技巧Word版含解析正式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五 鉴赏表达技巧 (对应学生用书第 35 页) (2017 ·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 1《秋兴》 ),完成 后面的问题。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题要注重细节,要往细里做。 “明朝”表明此两句是作者的畅想,是虚写;“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是想象的内容,描绘了一幅烟雨垂钓之画面,这种画面其实寄寓着隐居的愿望,而情感又是双重的,一面说要隐居,另一 面则是对现实的不满, 这些都是要想到的。“丹枫” 照应“秋”,这一点不易想到,容易漏答,因为这两句是想象之景, 很容易忽视了它的现实性! 对于诗歌鉴赏类题,平时训练时一定要认真踏实,考试时才能多拿分。 【答案】 以“丹枫”照应秋; (1 分)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 (2 分 )也暗含报国无门、无人赏识、山河破碎的苦闷之情。 (2 分 ) 一、常见易混表现手法的区别 1.借代与借喻 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 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 不存在“喻”的成分。 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2.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也可称为借物抒情 )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都是借某种景物来抒情的。但“借景 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通常是多 种景,需要从多方面来细致描绘出这些景物的自然形态特点; 所抒之“情”多是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情与景都是临时性的。 “托物言志”中所托之“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 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写多聚焦在一个主体事物之中,多是“形” “神”兼备的。 3.衬托与对比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主要区别: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对。 4.拟人与拟物 拟人是指将人的习性、特点、行为、动作等拟用在物体上。拟物是把某一物体当作另一物来写,有两种情况,一是把人拟成物,一是把物拟成另一物。 5.对偶与排比 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 (主谓 /动宾 )或句子并排,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6.借古讽今 (喻今 )与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喻今 )主要指作者借助历史人物或事物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抒情主要指作者在诗句中引用古人古事或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来抒情。前者主要是指咏史诗的整体表现手法;后者主要是指具体诗句的表现手法。 7.渲染、烘托与衬托 (1)烘托与衬托。 烘托,又叫侧面描写,是用一个 (或多个 )事物暗示另一个事物, 只写一个 (或 多个 )事物,但目的是写另一个事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并序》中“东 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众的反应,写周围景色,目的是 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衬托是两种事物都要写, 一个为主,一个为次, “次”对“主”起陪衬作用。做题时可这样区别: 看是否出现:烘托是只写一个事物,另一个事物 (要暗写的事物 )不出现; 衬托是两个事物都要写, “主”事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烘托可以是以“多”写“一”,俗称“众星捧月”; 衬托是以“一”写“一”,且是连续写的,俗称“烘云托月”。 (2)烘托与渲染。 烘托是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而渲染则一般用 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描写。如贺铸的《青玉案》 中“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里的手法 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 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 二、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 “3 步骤 ” 步骤 1:定技巧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步骤 2:释运用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是如何运用表达技巧的。 步骤 3:析效果 (作用 )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