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数学_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ATE \@ "M/d/yyyy" 4/24/2018 PAGE 2 PAGE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3课时) 一.课标分析: (一)内容标准: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核心概念: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探讨,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大核心概念在本节课中突出培养的是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三角形》第三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三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图形”。本章的学习根据第一节的经验,可知判定一个三角形全等需要三个条件,除了三边、两角一边、还剩下两边一角的情况。学生能够画图对比,得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并针对“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举出反例,与前面几节的学习形成一个严谨的课堂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根据第一节的经验,可知判定一个三角形全等需要三个条件,除了三边、两角一边、还剩下两边一角的情况。学生能够画图对比,得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所以确定: 重点:边角边定理 难点:应用边角边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线段、角相等 三.学情分析: (一) 学习条件和起点能力分析: 1.学习条件分析: (1)必要条件:学生对三角形比较熟悉,会准确找出边和角。 (2)支持性条件:在前面几节中又学习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ASA、AAS。能够根据给出的条件画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2.起点能力分析 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历了一些画图、推理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推理问题,感受到了动手画图对比的重要。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合作学习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二)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两边及其夹角的判定方法,但在排除“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这一判定方法时存在学习障碍。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策略是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通过合作交流,从中获得信息,讲解中互相补充,气氛热烈,使思维更加严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组画图比较,得出SAS的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能够利用全等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会用数学语言说明理由。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通过虚心交流解决问题,互相启发,互相受益,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依据已知结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复习提问: 判断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能用几种方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唤起学生的记忆,为下面类比学习新知做好知识铺垫。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导入新课: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角,那么有几种情况呢?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做一做 两边及夹角 如果“两边及一角”条件中的角是两边的夹角,比如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cm,7cm,它们所夹的角为40°,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分组讨论. 改变上述条件中的角度和边长,如:边长3cm,角45°和边长4cm,再试一试. 结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简写成“ ”或“ ”. ②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如果“两边及一角”条件中的角是其中一边对角,比如: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cm,7cm,长度为5cm的对角为40°,情况会怎么样呢?分组讨论. 结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并亲身体验、归纳两种情况的区别及研究的意义,并针对两种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跟踪练习 1、图(1)中,AB=EF,AC=ED,∠A=∠E=40°。图(2)中,AD=CB,∠DAC=∠BCA=90°.分别找出各题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 (1)理由: (2) 理由: 2. 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DE=FD。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小明不用测量就能知道EH=FH吗?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复杂图像中能够找出全等三角形,利用“边角边”来证明三角形全等。 (四)、综合建模: 1.本节你有哪些收获? 2.通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