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概论 (23)服装艺术造型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琵琶工尺谱有板无眼,因此,对节奏和节拍的诠释就需要有新的依据。 工尺谱在书写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谱字之间存有空隙。我们姑且用西安鼓乐谱的说法,称 之为“水道”。那么,这种用空隙将谱字隔开的书写方式对音乐节拍与节奏的划分是否有意义呢? 目前,对传统琵琶工尺谱已基本都有译本出版[1],早在1929 年,杨荫浏先生编辑的《雅音集第 二集琵琶谱》就对《华氏谱》、《李氏谱》、《瀛州古调》,包括当时尚未出版的《养正轩琵琶谱》 等传统琵琶工尺谱中的全部或部分乐曲进行了翻译,译本采用不加任何装饰的直译法,而将原谱的指 法符号记于音符下方,尽管其对于实际演奏或许并不适宜,但却为我们研究琵琶工尺谱提供了宝贵的 参考资料。《雅音集》对乐曲的节拍没有说明,乐曲前也没有标注拍号,从译谱看,是将乐曲全部译 为2/4 拍,即将两个板合为一小节,谱中的所有乐曲都是如此。现代出版的译谱,出现了4/4 拍和 1/4 拍及散板节拍,那么,作此区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琵琶音乐有所谓文板、武板、大曲、小曲、杂板之分,乐曲的曲意是否对音乐的节拍和 速度有影响呢?。 《华氏谱》“凡例”中有这样一段话: “各曲须先识题目之意,以板为节奏,不可以字句之长短为板之宽紧,令其参差不齐。至于散板, 惟意会其音节,其中轻重疾徐、起调收音不一,不能备注,各由心妙。大约文板宜文,武板宜武,大 曲宜宽紧相间,惟善会者斟酌之。” 在《李氏谱》“凡例”中,文曲与武曲的区别被交待得更清晰: “文曲宜静,有余音;武曲宜威,宜雄壮。按板传声,宽紧相间、缓急合宜。” 在此,“板”对于音乐的意义已不言而喻。从目前的译谱来看,琵琶谱只有板而没有眼,并不代 表其音乐只有强拍没有弱拍。相反,看似简单的节拍符号,其中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节拍与节奏观念。 以《李氏谱》中的《满将军令》为例,《南北派琵琶新谱》的译谱,就充分考虑到谱字之间空隙的作 用,因此,在译谱中出现了2/4、3/4、5/4、4/4 、6/4 等多种节拍形式。这种看似不规则的节拍划分, 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传统音乐弹性的节拍观念。 除去对音乐的节拍产生影响之外,“谱字群”对音乐的节奏也有制约作用。具体而言,如果“板” 的位置处于上一个“谱字群”的最后一字,而下一个“谱字群”的开始一字或两字没有点“板”,此 处的空隙则是提示前一个“谱字群”的最后一字应适当延长。因此,“谱字群”之间的空隙有类于语 言中对句逗的划分,其作用是结束一个句逗、开始另一个句逗前的停顿或延长。 总之,琵琶工尺谱虽然只有板而没有眼,但这并不表示其音乐是单一而呆板的,相反,这种记谱 方式对演奏者在音乐的细部进行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谱字群”对音乐的节拍和节奏的划分 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1] 包括:杨荫浏编《雅音集第二集 琵琶谱》(无锡乐群公司发行,上海中华书局印刷,1929 年);朱荇菁、杨少彝传谱,任鸿翔整理 的《平湖派琵琶曲13 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年);何明威、王天健译谱的《南北派琵琶新谱》(华乐出版社,1997 年);樊少 云传谱、陈恭则、樊伯炎、殷荣珠整理编写的《瀛洲古调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年);沈浩初编、林石城整理的《养正轩琵琶 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年);上海音乐出版社编《中国琵琶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年)。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