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 约2.98千字
- 2021-01-23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完美WORD
完美WORD格式
范文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
.、、* 亠,、\人八r/,、t
一、 文学常识
1、 《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共有 篇,由 编写,主要记
TOC \o "1-5" \h \z 录 ,以 禾口 为主。它与《 》《 》《 》
合称“四书”,“五经”是指《 》《 》《 》《 》《 》。
2、 孔子,名 字 , 时期 ,我国伟大
的 、 、 , 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 ,他的思想
核心是 。
二、 实词解释:
1、 人不知而不,血(
2、 不亦说乎(
3、 有朋自远方来(
4、 不亦君子乎(
5、 吾日三省吾身(
)(
)
)
)
)(
)
)
6为人谋而不忠乎(
)(
)
(
)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
8、传不习乎(
)
)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10、三十而丄(
)
)
11、四十而不惑_(
12、五十而知天命(
)
13、六十而耳顺(
)
14、不逾矩(
■ ■fiB , 、
)
(
)
15、温故而知新(
)(
)
16、学而不思则电(
)
17、思而不学则也(
)
1&贤哉(
)
19、一箪食(
)
20、人不堪其忧(
)
21、回也不改其亘(
)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2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4、饭疏食饮丄(
)(
)
25、曲肱而枕之(
)
26不义富且贵(
)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
)(
)
28、择其善者而从之(
)(
)
(
)
29、子在川上曰(
)
30、逝者如斯夫(
)(
)
31、不舍昼夜(
)
32、三军可夺帅也(
)(
)
33、匹夫不可夺志也(
)(
)
34、博学而笃志(
)(
)
35、切问而近思(
)(
)
36、仁在其中(
)
三、原文填空:
TOC \o "1-5" \h \z 1、 文中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
2、 文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
3、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思与本文哪句相近: 。
4、 朋友从外地来看你,你可以用孔子的哪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
5、 孔子认为如何做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做人应保持君子风度的基本条
件): 。
6 文中告诉人们,即使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 。
7、 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 。
8、 我们常说兴趣是好的老师,文中体现这一含义的句子是: 。
9、 孔子感慨时光流逝之快,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
10、 孔子阐述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
11、 与“学而时习之”相近的句子是: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
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四、重点问题: 1、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2、课文在论述学习态度时强调了什么?论述学习方法时又强调了什么?分别举例
3、“回也不改其乐”中“不改其乐”应该如何理解?
4、应该怎样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罔”和“ 殆”两词的含义?
5、“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则语录指出了学习有哪三个层次?孔子强 调的意思是什么?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了什么道理?
8、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含义
9、课文中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 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 ?《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
书”。共 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 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饭疏食饮水(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