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试题.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 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试题 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 “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 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的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的批评,被指责为“崇美”,他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的例子”。这位教员应是 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的教员 国民革命时期黄埔陆军学校教员 过渡时期新中国某军事院校教员 “文革”时期某工农学校的军事教员 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下表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名称 1952 年产量 1957 年计划产量 增长 % 棉纱 361. 8 万件 500 万件 138 棉布 11163. 4 万匹 16372. 1 万匹 147 食用植物油 72. 4 万吨 155.2 万吨 214 面粉 299 万吨 467 万吨 156 盐 346 万吨 593.2 万吨 171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重点建设与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国家经济结构日益失衡 农业合作化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4.1952 年英国对华出口额为 300 万英镑, 1953 年上升为 1030 英镑, 1957 年达到 1200 万英镑, 1958 年又增加一倍多,同时中国对英出口额也有大幅度增加。中英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我国“一五”计划的推动 中英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我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推动 下图漫画题为 《快乐的竞赛——加油, 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1 / 7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 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试题 (摩托车牌上文字分别是“工业化”、“农业合作化”) 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6. 建国初期, 中共中央领导人设想, 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但 是,从 1952 年下半年, 改变了这个设想, 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 这一改变的原因是 () ①摆脱战乱影响和恢复经济的需要 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③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④巩固土地改革成果防止贫富分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据统计, 1949 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 84.5%( 1952 年为 74. 7%, 1957 年为 62. 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 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B. 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D.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8.1952 年至 1957 年,中国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 37.3%上升到 45%,轻工业 的比重由 62. 7%下降到 55%。同期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 43. 3%,重工 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 25%。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成果显著 B. 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C.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D. 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 情况复杂的大国内, 彻底 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 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 A.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C.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建立 D.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10.1958 年 7 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2 / 7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 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试题 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是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这一组织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从根本上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12.1961 年 5 月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市人口和压缩城镇 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在 3 年内减少城镇人口 2000 万以上,当年内减少 1000 万人。 这说明 中央决定

文档评论(0)

135****9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