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教学提纲.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教学提纲.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自然保护区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 摘要]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我国自然 保护区制度建设工作成效明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凸显出不少的问题,特 别是立法和执法上存在大量缺陷,在实践中,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造成了一些 困难。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制度立法现状、运行中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保 护区制度完善的建议。 [ 关键词 ]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制度;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制度立法现状 1994 年国务院颁布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下简称《条例》), 该条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建立现行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形成以《条例》等中央立法为基础,地方立法和相关国际公约为 补充的一元多级法律体系。 (一)自然保护区制度的中央立法 从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制度中央国家机关的立法切入, 自然保护区制度的中央立 法主要包括:第一,专门立法,包括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内以自然保护区为调整 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制度专门立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森林和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水生动植物自然保 护区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 等;第二,附属立法,主要包括其他法律、 法规,如 《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等中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是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自然保护区制度的地方立法 目前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或 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四部委的部门规章而制定的实 施细则;三是针对特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而制定的相应的管理 办法,如福建省的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等;四是地方行政规章。 总体上来看, 我国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我国缔结的自然保护区条约 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就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保护行动,签订了多项国际公约、 多边协定和双边协定,主要有: (1)国际公约: 1985 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国 际公约》、1992 年的《湿地公约》、1992 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 、1981 年的《濒危野生 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双边协定: 《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 息环境的协定》、《关于大熊猫繁殖合作研究备忘录》 ;(3 )与周边国家的协定: 《中蒙关 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合作协定》 、《建立中、蒙、俄共同自然保护区的协定》 。 二、自然保护区制度的在法的运行中的缺陷 (一)立法上的缺陷 1. 滞后性 基于对法的秩序价值的考量,一国的法律一经制定必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为 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此,在法律实践 即法的运行的过程中,特定法律往往同社会现实的发展需要相脱节,这便是法律的滞后 性。 世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发展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从“严格保护”到“可持续发展”原 则指导下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变迁,正从单纯的“隔离保护式”保护转向“兼顾 资源可持续利用、兼顾周边社区发展的综合管理模式”演变。而在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 管理的相关立法中,仍是“严格管理”的立法思路,以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保护与利 用相结合”的管理思路和理念并没有得以确立。 从《条例》第一条规定可以看出,该法的立法目的仅突出对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 保护,而对自然资源的 “合理利用”并没有涉及,未能体现自然保护区保持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目标和最终价值追 求。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实施的自然保护区分类技术标准也体现了这种“严格保 护”管理思路。分类标准仅按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来进行,这种 分类没有区分不同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对象的特性,未能将保护与管理目标相结合,而是 把所有自然保护区进行同一的“严格保护”

文档评论(0)

137****6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