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
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 )
A. 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
B. 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
C. 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D. 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
【答案】1. D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林地对梯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上部的林地可以起到减缓地表径流速度的作用,可以防止山洪对梯田造成破坏;同时林地可大量保存水分,为梯田提供水源,①④正确。该地为湿润区,风力作用并不显著,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不是防风;也不能提供养分,②③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大寨梯田是旱地梯田,哈尼梯田是水梯田,哈尼梯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高温多雨,导致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水分流失,哈尼梯田的建立,可以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D正确。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并不是哈尼梯田的独特性,大寨梯田也有此功能,A错误。防止水分流失不会加剧土地干旱化,B错误。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并不是哈尼梯田的独特性,大寨梯田也有此功能,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林地对梯田的生态保护功能以及梯田的作用等知识点。
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下图示意跨越珠峰的10千米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南北两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点是( )
A. 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高度南坡低于北坡
B. 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高度差近2000米
C. 北坡比南坡少三种土地覆被类型
D. 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高度相同
4. 下列南坡覆被组合符合垂直分异规律的是( )
A. 农田—森林—灌丛—冰川雪被 B. 森林—草地—湿地—冰川雪被
C. 农田—灌丛—裸地—冰川雪被 D. 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
【答案】3. A 4. D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直接得出,相同覆被类型下限南坡低于北坡,A正确;两坡农田出现最低海拔高度,高度差近4000米,B错误;北坡比南坡少森林和灌丛两种覆被类型,C错误;两坡的草地分布,南坡较北坡,上限更高,下限更低,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热量减少,降水发生变化,土地的覆被类型由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过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
江西省景德镇老工业区在改造搬迁工作中,以“文化渗透城市”为导向,在老工业区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将主体厂房改为陶瓷工业博物馆和美术馆,在附属建筑中植入陶瓷创作、创意陶瓷售卖等新业态,将工业遗产、市民生活融为一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老工业区改造对提升城市功能作用突出是( )
A. 改善基础设施 B. 增加游憩空间
C. 增加居住用地 D. 减少交通拥堵
6. 改造搬迁后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是( )
①保留传统工艺 ②传承传统文化
③退出传统产业 ④产业转型升级
⑤满足个性化需求 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 老工业区②⑥ B. 新工业区③④
C. 老工业区③⑤ D. 新工业区①⑥
【答案】5. B 6. D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老工业区改造为陶瓷文化产业园,将工业遗产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增加了市民的游憩空间,B正确;老工业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改善基础设施不是其突出作用,A错;老工业区并非改造为住宅区,所以不是增加居住用地,C错;老工业区改造后,增加了市民的游憩空间,该地游客增多,交通拥堵不一定减少,D错。故选B。
【6题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在老工业区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省联考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真题(原卷+解析)(广东)(2021.1.25).doc
- 八省联考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真题(原卷+解析)(河北)(2021.1.25).doc
- 八省联考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真题(原卷+解析)(辽宁)(2021.1.25).doc
- 八省联考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真题及解析(广东)(2021.1.25).doc
- 八省联考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真题及解析(辽宁)(2021.1.25).doc
- 高二语文教案:《望海潮》.docx
- 学习预法和练习题小学四年级语文.doc
- 高一历史教案:《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 》公开课课件(经典、好用、完美).pptx
- 统编版高中语文《8 中国建筑的特征》公开课课件(经典、好用、完美).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