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焦精准结对帮扶助推脱贫攻坚
助推脱贫攻坚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强村富民、同步小康为目标,开展点对点精准扶贫,切实把东西部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工作举措,促进普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 6 月 10 日至 13 日,普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娄燕同志率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于赴宁波市镇海区考察教育医疗卫生扶贫协作相关工作。
宁波市镇海区对口帮扶普安县已有 22 年的历史,目前,由镇海中学对口支援普安县第一中学和智华中学、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对口支援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镇海区中兴中学支援普安县罗汉中学、镇海区艺术实验学校支援普安县新店小学,由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共同支援普安县人民医院。
6 月 11 日,罗娄燕副县长带队率普安县卫计系统相关负责人分别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实地参观考察并召开座谈会,会上李惠利医院和镇海区人民医院分别介绍了医院基本情况,并且普安县人民医院与李惠利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
6 月 12 日上午,双方在镇海
区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并举行签约仪式,会上双方领导介绍了结对帮扶工作情况,交换了结对帮扶意见,达成了结对帮扶协议,镇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立群、普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娄燕见证签约;
12 日下午,普安县考察团到镇海中学、中兴中学、镇海职业教育中心、艺术实验小学考察并对接学校帮扶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医院、学校及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学习,结合普安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情况,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已达成协议:由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定期或不定期派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到普安县人民医院进行驻点帮扶,接收普安县人民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进行考察学习、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每年至少确定 1个专科进行重点帮扶,帮助建立院际之间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网络系统,每年选派卫生管理、医疗教育领域专家到普安县开展短期学术讲座等。由镇海区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教育、智慧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普安县每年选送校级干部或骨干教师到镇海区进行业务培训、挂职锻炼,选送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中职学生赴镇海区学习、实训,对考核合格的学生负责推荐就业;
镇海区每年选派管理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行政领导或骨干教师到普安县开展支教帮扶工作,并提供网络资源,适度开展远程在线培训和送课活动。通过对口支援,
提升普安医疗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普安教育事业发展,切实把东西部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脱贫攻坚演讲稿——学习时代楷模 助推精准脱贫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或下午)好!
我是 号选手,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习时代楷模,助推精准脱贫》。
你可曾想象,没有水的日子怎么过?你可曾思量,36年做一件事情,你会做什么?
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山峰藏得死死的村庄。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心酸的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是草王坝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日日夜夜的求。
村里有一位老人,今年82岁,他和大山较劲,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这条水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这位老人,就是草王坝村的老支书,名叫黄大发。
20世纪60年代起,他率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风钻、钢钎、铁锤这些简单工具,凿出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水通之后,他带领村民开展“坡改梯”,农闲拼命干,农忙抽空干,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良田,秃岭也种上了果树,草王坝村的稻田从220亩增至730亩,粮食产量从6万斤增至近百万斤,彻底改变了“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历史。
在我们沿河,也有着一名为脱贫攻坚做贡献而默默奉献的党员,他就是团结街道谢家村党支部书记崔德林。
谢家村距离团结街道办事处4公里,是一类贫困村,全村共有176户贫困户,贫困人口515人,贫困率达41.43%,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领头羊的作用毋庸置疑,于是崔德林支书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为了让谢家尽快摘掉“一类贫困村”这帽子,近年来,上下协调,利用扶贫项目先后带领群众种植空心李500余亩、油茶约1100亩、软质石榴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