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导学案…………………………………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基础模块上册
PAGE
- PAGE 12 -
课题:项链
( )班 组 姓名 教师评价: 三案用时: 3课时
预习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 通过小说精巧的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
1.组织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赏析小说主题思想、结构艺术、人物形象描写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3. 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德育目标
1. 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学会从玛蒂尔德身上汲取、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提升心灵,完善人格。
【知识准备】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 契诃夫(俄)、莫泊桑(法)、欧亨利(美)。
主要写作特点归纳。
①情节曲折,布局精巧。全文以“项链”为线索,从“借项链”、“失项链”到“赔项链”,步步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路瓦栽夫人(即玛蒂尔德)的悲剧大致可表述为:现实和梦想尖锐矛盾(痛苦)→突然来张请柬(高兴)→没有服饰(苦恼)→借项链、陶醉夜会(狂热)→丢项链(惊慌)→赔项链(愁苦不堪)→十年还清债务(欣慰)→发现项链是假的(感慨万千)。
②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本文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玛蒂尔德,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用的最多的是心理描写。如:小说第一部分中的七个“梦想”,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写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贵夫人生活的心理;舞会部分中的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她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简直有些飘飘然了;十年艰辛部分中的一个“回想”:十年艰辛并没有使玛蒂尔德彻底抛弃虚荣,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
心理描写的目的就在于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而本文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细腻的描写,惟妙惟肖地揭示了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突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这一点本文极为成功,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造诣,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教材助读】
1.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为其代表作,其他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俊友》、《温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2. 写作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项链》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重难点分析:这篇小说的构思独特在何处?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主要体现在小说构思的精
巧上。
(1)先设伏笔,后明真相。
项链是赝品,直到最后才道破,不仅使主人公大吃一惊,也使读者感到十分意外,但仔细想想,看似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文中,作者不止一次地做了巧妙的暗示。
A.借项链时,女友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B.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已表明项链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C.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薄”,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这就说明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
这样描写就更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深思。
(2)高潮迭起,动人心魄。
小说的结尾是情绪高潮,丢项链则是情节高潮。
(3)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作品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玛蒂尔德品尝十年的艰辛才发现那是假的,悔恨、辛酸也会一齐涌上心头,读者也深感惋惜、不平,总觉言犹未尽。正因如此,才引来了许多的读者争相续写,但不管如何续写都没有原文小说结尾好,因为这样的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同时小说的结尾不仅是一个深刻的悬念,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是对玛蒂尔德追求虚荣的极为强烈的讽刺。
(4)事虽偶然,理却必然。
作者认为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偶然,由一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