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漫游古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音乐_漫游古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漫游古典》教学设计 学科 音乐 年级 初二年级 课题 漫游古典 课型 欣赏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初二《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片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管弦乐队的编制,认识装饰音,了解古典音乐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歌唱、画图形谱、柯达伊教学法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和体验《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感受、发现并了解古典乐曲的旋律美与形式美。 教学重难点 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赏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视听结合法、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视频片段 观看动画片段,初步感知动画中的古典音乐 用动画与古典音乐相结合,拉近学生与古典音乐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为接下来古典音乐的赏析做铺垫 2.导入语:《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的成名,不仅仅是因为这只永远抓不到老鼠的笨猫,而更多的是源于它将动画与古典音乐相结合,让我们在动画剧情中感知古典音乐所表现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古典音乐,去探索和发现古典音乐的美。 新课教学 板块一 1.播放《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主题片段,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谱来感受旋律美。 初听乐曲,伸出右手,跟随音乐画图形谱,感受旋律线的变化 通过画图形谱,形象地引导学生感知旋律线条,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达成教学目标二。 2.提问:学生对作者莫扎特有何了解?并通过短片让学生认识莫扎特 举手回答问题,跟随短片进一步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作品简介 莫扎特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以莫扎特为主线,使学生亲近古典音乐 3.总结: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三岁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四岁公开演奏古钢琴,五岁开始作曲,被称为“音乐神童”,天妒英才,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让他35岁就离开了人世,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作品,是古典音乐的杰出大师。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另一首同样经典的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其中的一部分。 板 块 二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片段, 提问:(1)带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2)这句旋律带给你什么感受? 带问题初听乐曲,回答问题(第一句,坚定、有力) 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强拍律动,并通过有无附点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变化对旋律风格的影响。达成教学目标二和三。 2.带领学生用”BONG”随钢琴伴奏反复吟唱第一句,并通过有无附点的对比,让学生回答区别 用”BONG”随钢琴伴奏反复吟唱第一句,体会有力量的感觉,回答附点对乐曲表现的影响 3.总结:就是这么一点点节奏的变化,就完全改变了乐曲的风格,你看,音乐是多么的神奇。如此雄壮的,华丽的开场白之后,莫扎特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 块 三 1.课件播放第二乐句,提出问题:与第一句相比,旋律特点有何变化? 仔细聆听,回答问题(柔美,悠扬) 讲解前倚音这一知识点,并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帮助学生感受旋律的变化,通过男女学生不同的音色演唱不同的乐段,加强学生对音响色彩的辨别能力。 2.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这句旋律中不时地有几个小小的跳动,你感受到了吗?再听一遍 复听音乐,回答问题,并尝试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 3.讲解前倚音 用“ta ti”演唱 4.利用柯达伊教学法,让学生用ta-a,ti哼唱b段旋律,钢琴伴奏 男女生接龙游戏,男:a主题用“bong” 女:B主题用“ta/ti” 总结:非常棒,你们的声音太美了,很形象的把这两个乐段不同的旋律特点表达出来,我们接着往下听!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板块四 1.播放第三乐句,音乐播放的过程中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聆听音乐,感受热烈欢快的情绪,模仿老师的动作,扮演绅士和淑女,感受庄重典雅的舞蹈形象。 进一步讲解装饰音,达成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播放第四乐句,提出问题:旋律有什么特点?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3.讲解颤音 复听,在颤音处拍手 总结:颤音与前面讲解过的前倚音都属于音乐中的装饰音,装饰音多用来丰富曲调,给乐曲增加特色与效果。 板块五 1.播放四个乐句,引导学生发现乐句结构特点 跟随音乐将前面所做的所有律动连接起来,感受古典音乐的形式美。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发现乐句的对称特点。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古典音乐的内涵和特点,达成教学目标一。 2.提问:古典音乐的结构严谨,很多乐句都很对称。可见,古典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旋律上的美,还有形式上的美!那么,究竟什么是古典音乐呢 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总结:古典音乐是十八世纪下半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