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秉国:外交山路上的行吟诗人
有灵气有才情,更有观察力和睿智头脑。
“白云一点在空中,一走西来一走东;雾云已散斜光照,日起青山满目融。”1950年,年仅九岁的戴秉国走在贵州印江山区的山路上,写下了这首颇具意韵的诗作。数年后,凭着这份才情和无数个挑灯苦读的夜晚,他先是考上了当时县里的“最高学府”印江初中,后来又考上了四川大学外语系。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再次走在这条山路上时,却因无力负担学费而心情沉重。他不得不走几百里路,最终才在贵州铜仁行署文教局的帮助下拿到15块钱。然而,仍是不够。父母和兄长闻讯,拼了命筹措了30元钱电汇过来,才勉强凑足费用。当他背上行囊再次沿着熟悉的山路往外走,眼神里满是喜悦和坚定。这一走,就走出了一个大使,走出了一个高级外交官,走出了一个共和国的国务委员。
驻苏使馆的年轻“笔杆子”
到校上课的第一天,戴秉国就被考“糊”:五分制的俄文听写考试,他只得两分!接下来的五年时间,戴秉国泡在川大的教室和图书馆里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快,他的各门功课成绩均是优良。毕业前夕,新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在全国选拔招收研究生班学员。经学校推荐,戴秉国参加了考试,外交学院择优录取了50人,他是其中之一。
1966年,经组织选调,25岁的戴秉国来到外交部苏欧司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在前辈们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工作能力很快提高。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国内根据中苏两国总理的谅解恢复了两国的大使级外交关系。戴秉国也正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被派往驻苏使馆工作,一呆就是四年。
“戴秉国是有名的‘笔杆子’”,一位当时在驻苏使馆跟戴秉国共事的外交官说,“他是当时使馆许多重要文电的主笔人之一”,撰写了许多有份量的重要报告。如果说童年时的小诗体现了戴秉国的灵气和才情,那么这些使馆呈送的报告就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睿智的头脑。在使馆期间,戴秉国潜心钻研外交业务,刻苦研究了中苏双边关系、中苏美三角关系以及驻在国国情等许多课题。
在苏东的波诡云谲中历练
1973年,戴秉国结束驻苏工作,返回外交部苏欧司工作,并逐步升迁为副处长、处长。1980年~1982年,戴秉国参加了中苏边界谈判,担任外交部中苏谈判办公室副组长。1985年,戴秉国出任苏欧司副司长。
1985年的一个冬日,苏联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被劫持迫降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某农场。此时中苏关系非常敏感,这又是第一架被劫持到中国的苏联飞机,戴秉国接到任务立即带队连夜赶到现场。在中央的直接指挥和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下,戴秉国处险不惊,有条不紊,与工作组的同志们一起紧张有序地处理问题。整整40多个小时未曾合眼后,他带领工作组圆满地处理了此次事件。
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的海参崴讲话对中苏关系透露出更积极的信息,戴秉国也恰在此时升为苏欧司司长。
为了推动苏联更向前迈进一步,中国政府还邀请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塔雷津访华,而负责此次礼宾接待任务的自然是苏欧司。后来担任驻蒙古大使的高树茂其时正在礼宾司工作,在这次接待任务中与戴秉国共事。“戴秉国工作起来特别认真负责,而且十分平易近人”,他说,“这是我第一次与他工作,凡是我不懂的他都会详细地给我解释。他给我详细讲述了苏联的历史文化和礼宾特点。最终我们很好地完成了接待工作。”
1988年12月1日至3日,时任外长钱其琛应邀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这是自1957年之后,30多年来中国外长第一次正式访问苏联,可以说是一次破冰之旅,主要任务是为中苏首脑会晤做准备。身为苏欧司司长的戴秉国也陪同访问。正值严冬,莫斯科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鉴于两国关系的特殊和环境的复杂,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不便在室内商议谈判对策,只好冒着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在宾馆的庭院里不停地漫步商谈。外交工作者的这些艰辛怕是普通人想不到的。
1989年,戴秉国被任命为驻匈牙利大使。这一年正是苏东剧变和匈牙利历史上风云变幻、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在此风云动荡的时刻,作为大使必须有清晰的判断力和有前瞻性的超强分析能力。戴秉国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自_己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戴秉国的岳父,曾任文化部部长和外交部副部长的黄镇也曾担任驻匈牙利大使。“翁婿大使”的故事在外交圈中被传为一段佳话。
引领政党外交新局面
在外交部工作了29年后,戴秉国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和党委委员。1995年,中央调他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担任副部长。1995年~202X年,他在中联部一千就是八年,其中副部长两年,正部长六年。这在中联部历届部长中也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段。
戴秉国到任时正逢中国政党外交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又将政党外交引领向新的局面。“五年来,我党派出约400个代表团组出访世界各国,接待了800多个来访的外国政党代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