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雷电(闪电)指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4章雷电(闪电)指数 § 34.1闪电频数的一种简单参数化方案 前言 廖洞贤和王两铭指出,在夏季,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对流层下层,甚至中层, 一般层结是条件不稳定的。但是,强的对流活动却只在有限的地区出现。 这说明 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大尺度的环境有关。许多分析都说明,只有在一定的大尺度 流场条件下,对流才能得到强烈的发展。根据这个事实,人们可以用大尺度的参 数来表示积云的活动。这就是对流参数化的方法。 看完上述简介,读者会发问:有没有跟对流参数化类似的闪电参数化方案 呢?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Price与Rind(下称PR92)研究了上述问题,并提 出了一种简单的闪电参数化方案。PR92指出,利用他们的大尺度参数方案,可 以模拟出全球闪电活动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另外, PR92还指出,由 于缺少业务化的全球闪电资料集,所以假若能够把闪电活动跟各种大尺度气象参 数找出相关,那将是很有用的:人们不仅能够计算出全球闪电活动, 而且可以把 这样一个关系式可以用于全球气候模拟,以便模拟出全球闪电活动。 理论依据 按照Vonn egut (1963)以及 Williams (1985)的研究工作,一个地区空间电荷(q) 的电功率(W)随其尺寸增加产生非常急剧的变化。在距离 R处,由于点电荷产生 的电位差V由下式给出: V 二 Kq R (34.1.1) 其中,K=1/4 n £ 0, c 0是介电常数。 两个点电荷(q与q之间的电功率(W)是: W 二 vq = k q q R (34.1.2) 在云中,是用地区的空间正、负电荷(Q)近似地代替点电荷,因此有: W 二 KQQ R (34.1.3) 其中Q=qX体积?qx H3,H正比于云的尺度。这样, , 6 2 W=KQ.Q_R=KH T/R 考虑到R?H,上式改写为: W =c t2h 5 (34.1.4) 方程(34.1.4)表示:对流云内的电功率(W)正比于对流云垂直尺度H的5次方。 在雷暴中引发闪电的击穿电位梯度的大小为 5X 105 Vm-1 (Berger, 1977; Pierce, 1983)。方程(34.1.2)表明,当雷暴中电功率(W)增加时,电位梯度也要增加。因为 电功率是产生电能的速率(W=E/t),所以风暴垂直尺度(或厚度)增加(意味着电功 率增加,见方程(34.1.4)),将意味着电能产生率增加,它将引发更迅速达到击穿 电位梯度,因而,出现更频繁的闪电。 图34.1.1给出的是在美国4个不同年份现场测得的3个分开的资料集得出的 结果(Shackforol,1960;Jacobson and Krider,1976;Livingston and Kridor, 1978; Williams,1981)。在图34.1.1的几种情况下,闪电频数都与云高有相同的依赖关系, 正如从理论上计算出的那样(方程(34.1.4)):在这些雷暴中,总的闪电频数近似地跟 对流云云顶高度的5次方相关(Williams,1985)。这意味着:闪电频数提供了产生 雷暴之电功率的一个度量。 4■闪电频数参数化方案 C C毎■蘇寿)戴逼耳M 图34.1.1 总闪电频数与对流云云顶高度之间的关系 (采自Williams,1985) 由于在大陆和海洋雷暴之间云动力学方面的差异, PR92决定对它们分别提 出闪电参数化。大陆的闪电参数化保留图 34.1.1给出的形式: Fc=3.44 10 (34.1.5) 其中Fc:大陆闪电频数(fpm或次数/min) 根据图进一步研究,大陆雷暴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 (wc)与风暴云顶高度的关 系有: Wc =1.49 H 9 (34.1.6) 因此有: WC =1 4.6 6F 22 (34.1.7) 由于上升气流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气热力学结构决定的, 因此上面方程 对于任意上升气流(与地理位置无关)应当都是对的。这样一来,在海洋对流云 云顶高度与上升速度(Wm)之间也有如下关系: 0 .38 0 .38 Wm =2.86 H (34.1.9)因此,利用式(34.1.7)人们可得出对于海洋对流云的闪电参数化公式: (34.1.9) TOC \o 1-5 \h \z 4 1 .73 F m =6.4 10 _H --大陆云 -3 「 Fc=8. 44X10 H V …海洋云 / aXlQ^H1*7^ 莊 IK -1 莊 IK -1 -- 云顶高度(km) 图34.1.2海洋雷暴和大陆雷暴闪电频数参数化图 图34.1.2给出的是上述闪电频数参数化情况,它示意性给出了同一云顶高 度,对应有非常不同的闪电频数(图34.1.2),它取决于是大陆对流云还是海洋对 流云。 5.小结和讨论 PR92认为,在对流云中闪电活动和上升气流强度呈正相关。因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