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不责众”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docVIP

对“法不责众”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 对“法不责众”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目 录 TOC \o "1-3" \h \u 10037 一、 引言 1 15040 (一)研究背景——“法不责众”心理普遍存在 1 16519 (二)研究意义 1 19628 (三)国内研究现状 1 29634 二、 “法不责众”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2 28698 (一) “法不责众”的起源 2 27060 (二) “法不责众”的概念界定 3 9906 三、 “法不责众”现象存在的原因 4 20807 (一) 群体违法成本小 4 20492 (二) 纠正群体违法成本大 4 11940 (三) 良好法治环境的缺失 5 16084 四、 “法不责众”心理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分析——以群体性事件为例 5 5193 (一) 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社会心理分析 6 9233 1. 工具理性 6 7603 2. 从众心理 7 27025 3. 法不责众心理 7 153 4. 群体情绪感染 8 7370 5. 借机发泄心理 9 28877 (二)参与者心理的成因探究 9 21937 1. 社会分层刚性化带来不公平感 9 13363 2. 交流渠道不畅引发社会不信任感 10 8529 五、 基于参与者特征的预防和处置对策 11 28535 (一) 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11 30259 (二) 建立健全现场应对机制 12 10443 (三) 建立健全事后处理机制 14 12819 六、 结语 14 18567 参考文献 16 1077 谢 辞 17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法治社会建设颇有成效。然而,在依法治国的时空条件下,屡次出现的“中国式哄抢”、“中国式过马路”等“法不责众”现象与法治社会的建设背道而驰,心理因素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现象不仅削弱了法律权威性和时效性,还给当前的法治建设埋下隐患。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进入矛盾集中的敏感阶段。近年来,一些突发的群体性事件体现了我国“法不责众”心理的普遍存在,反映了社会冲突,同时破坏着我国的社会秩序,对维稳工作造成了威胁。无论是官方还是各界学者的态度都已表明,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秩序管理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对于“法不责众”现象的社会心理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不责众;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 引言 研究背景——“法不责众”心理普遍存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属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随着改革日益深入和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层明显、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不断涌现等在发展中未及时消化的社会问题积累起来,且呈进一步激化的趋势。 我国于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于1997年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但在法的实施过程中,是否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值得拷问。现实中,对于群体性事件,我国政府往往本着“维稳”观念来“息事宁人”,法律的权威性被削弱。目睹了法律实施过程的脆弱与不公后,民众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获得公正的对待,“法不责众”心理和群体性违法关系逐渐产生并驻扎在社会中。在缺乏社会沟通和有效宣泄渠道的情况下,民众对法律的信任被削弱,逐渐由通过个体的力量升级为通过集体的力量实现诉求或宣泄不满情绪,旨在寻求来自上层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其中最突出的是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群体性事件剧增。稳定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前提,恶性群体性事件直接扰乱了社会秩序,为我国的维稳工作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重建法律信仰、根除民众的“法不责众”心理,从而预防和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重大难题。   (二)研究意义   “法不责众”现象中对违法行为的宽容有违立法宗旨,不利于法制建设方针的贯彻实施,是对法律权威的一种挑战。该现象最核心特点就是违法者所具有的“法不责众”心理。群体性事件是“法不责众”心理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法不责众”的相关理论入手,首先分析该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再以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参与者的心理类型及特征,探究该心理的成因进而从法治心理的视角提出破解该难题的对策,以期为消除“法不责众”现象和心理提供借鉴和参考,解决由此产生的带有社会转型时期特点的新问题。“法不责众”属于观念层次概念,亦也属于法治心理范畴,其法治对策如果符合相关心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将达成事半功倍之成效。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改革开

文档评论(0)

文章交流借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妙笔如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