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0
- 约9.55千字
- 2021-02-23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 毒理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以发展为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毒物: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3、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4、二巯基丙醇(BAL)可用于治疗砷化物中毒,硝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解磷定(2—PAM)可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5、安全系数(SF):
6、毒理学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refinement)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7、根据化学物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某些生物学活性,即SAR,则可初步预测其潜在的危害性或致癌性。
8、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生命科学史上第一个大科学工程。
9、系统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整体研究生物系统(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的一门学科。 10、系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应激因子对生物系统的干扰作用,检测分子表达和毒理学参数的变化,反复整合各种数据和资料以描述生物体更能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指化学物引起毒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效应:指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二者是有区别的: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2、中毒:生物体收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器等。特点:各种更能障碍,应激能力下降,维持集体稳态能力下降,对环境中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等。
3、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化学物的毒效应总是与一定的剂量联系在一起的的。剂量是决定化学物毒性的根本指标 4、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生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5、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6、按外源化学物的用途及分布范围,将读物分为: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中有毒成分、农用化学物、嗜好品、生物性毒物和一用药物等。
7、损害作用: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更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有害效应又称为健康效应。
8、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毒作用谱,随剂量增加可表现为: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或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甚至死亡等。 9、毒作用的分类:
(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身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10、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选择性毒性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
11、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12、个体对潜在的环境健康危害的“危险性谱”由三个因素构成:(1)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如化学物或微生物 (2)发生暴露特定的时间 (3)个体对韩晶有害因子的易感性 13、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4、剂量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分类如下:
(1)给予剂量:又称潜在剂量,是指机体实际摄入、吸收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2)应用剂量: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3)内剂量:又称吸收计量,指已被吸收进入机体内的量,
(4)送达剂量:指内剂量中能够到达所关注器官组织的部分。
(5)生物有效剂量:又称靶剂量,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15、剂量效应关系或计量反应关系: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对机体的毒效应程度增加,或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增加。
16、效应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
17、反应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18、毒物兴奋性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即在低剂量条件下表现为适当的刺激(兴奋)反应,而在高剂量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
19、毒理学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测验题试卷(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的答案) .doc
- 大学语文终极复习资料(考试测验必过) .doc
- 勾股定理常考题型 .doc
- 华北区域一次调频考核细则 .doc
-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原理》考研题库与的答案 .doc
- 化学实验高考选择题-27道 .doc
- 加油员考试测验题试卷 .docx
- 劳动竞赛考核细则 .doc
- 大一人体解剖学考试测验题试卷1(原创) .doc
-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题目) .docx
- 关于读书心得日记范文锦集7篇_1.docx
- 江西省2021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3d卷.doc
- 江西省2021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
- 江西省2021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
- 江西省2021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
- 江西省2021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考试).doc
- 江西省2021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题(i)卷.doc
- 江西省2021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考试).doc
- 江西省2021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考试).doc
- 江西省2021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d卷(考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