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苏州市陶研教育小故事二等奖.docx

2014苏州市陶研教育小故事二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滴的爱汇成大海 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 刘明 我的育人故事,平淡无奇,甚至觉得不足为道。我的故事里,没有惊涛骇浪,没有一波 三折,有的,只是在一天又一天的教学工作中,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践行和感悟。 这样 的故事,每个老师身边都会发生,也许有人记住了,也许有人根本没有在意。教育是用爱去 谱写的,点点滴滴,绵长而悠远,最后汇成爱的大海。今天将我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只希望 能得到一点赞同和共鸣。 一、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有正确的辨识能力。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 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 即教育。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又强调: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 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 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 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 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 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 过社会革命 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在老师的教育观中,应该有这样一条,要清楚的知道:学生所受的教育和 学生的生活其实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我们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有所长, 使得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价值观念,就要注重挖掘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点滴 中予以落实教育。更何况,教育过程本身也是为了学生美好的生活的过程。 为此,笔者试想, 怎样从生活中挖掘教育内容, 让学生在了解生活、 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让学生在学 习知识之余,能开阔眼界,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举个例子来说,本学期的一节品德课, 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星。 学生自然而然的 谈到了许多影视明星、歌星、还有动画片人物。学生心中有自己的明星,这未尝不可,但往 往学生只是崇拜明星们的外表,而没有去思考过明星们的成功背后的付出。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偶像, 看待身边的追星现象, 是学生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把学生 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受体验作为教育资源,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理 解“星”的不易将追星华为动力, 化为自己的理想。于是,我在课上邀请同学们观看 “神五” 发射的录像,出示航天员专业训练的照片,让学生了解宇航员成功背后的艰辛, 还请学生一 起做“抗晕眩训练”的小游戏。一声声惊呼从教室里传出,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渐渐 理解老师的用苦良心,他们动情地诉说着, 有一个人,他没有英俊的外表,没有高大的身材, 但是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一个巨人。 他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他的坚持、坚强、坚韧, 深深打动了我。他就是一一宇航员杨利伟。从这个转折点开始,我继续让学生畅谈心中的那 颗星,用故事演绎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名人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把对明星的外形 崇拜装化为对学生内在品质的挖掘和模仿。 二、 社会即学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陶行知认为,既然 “生活即教育”,那么“到 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 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 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室便在工厂里; 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 ” 所以我的理解是, 老师教育的主阵地是在三尺讲台上, 但是在此之外, 也可以进行教育, 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有集体意识, 要有团队意识。可是学生对什 么是集体意识, 概念一直很模糊,也很茫然。 毕竟学生的年龄摆在这里,对事物的认识也有 限。不过,秋游来了,老师进行教育的机会也就来了。 秋游前,我组织学生讨论,秋游时要做什么?学生能谈到,秋游可以带许多零食, 可以 玩得很开心,秋游要注意安全, 等等。我问学生,在秋游的时候对同学怎样互相帮助?学生 愣在那里,我知道,不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做,而是他们没有生活体验。终于,实践的机会 来了。 秋游那一天, 坐在大巴车上, 我提醒学生让班上晕车的同学坐在前排的位置;到了旅 游景点, 学生们都非常兴奋, 也背了许多零食。 可走着走着, 有的女孩子就走不动了, 这时, 我提醒班上几个力气大的男同学主动把女孩子的书包背起来; 每到一处休息的地方, 我又提 醒学生们可以会把好吃的和同学分享; 有的学生吃完食物, 包装袋没地方扔了, 我提醒其他 同学主动提供垃圾袋,要求他们不要随便扔垃圾。 就这样,等回到了学校,我再次问学生,什么是集体意识。学生不再一片茫然,而是纷 纷举起小手, 用秋游时的小故事来回答我。 学生清澈的双眼, 道出了他们最天真善良的内心。 三、教学做合一,正确处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