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后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戏》课后反思 《社戏》是鲁迅先生一篇经典作品 , 也是 7 下语文书里 一篇很适合学生学习 的文章,下面给大家分享了《社戏》 的课后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社戏》课后反思 1: 在上《社戏》这篇课文时, 我也是这样做的。 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充分考虑教材特点。 本篇文章是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 文。本单元的话题是《幸福的滋味》 ,单元阅读要求是“阅读本单元课文,揣摩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但这篇文章,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 ; 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 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充分考虑文章特点。 第 1 页 有人说教《社戏》课文最后一段是理解本文的钥匙。在备课的时候,我也在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文中的戏和豆说的那么好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生活回忆。大抵来说,回忆的总是美好的事物。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来理解这篇文章呢 ?从《社戏》文章来看,那晚的戏并不好看,豆呢也仅仅是水煮豆。而作者呢,却说是:“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作者如此难忘呢 ? 三、在教学过程的落实上, 充分引导学生参与。 《新课程标准》 中提出: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堂课我十分注重让每个学 生全员全程参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文眼,即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发学生去认真读书,充分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去思考、讨论、交流。 我尝试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质疑,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如果经常有意识的让学生质疑,我相信,学生质疑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提高。会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发现的乐园。 当然,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有要求, 第 2 页 但是学生是否认真落实没有认真的去检查,也没有去细致的去搜集学生的疑问,以致于在课堂上不可能很好的解决学生中很有价值的问题。 二是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与作者的生活的时代差异,整个教学过程中感觉有些教学要求有些拔高。 《社戏》课后反思 2: 我在上《社戏》这一课时,讲到“偷豆”部分,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文豪鲁迅小时候怎么也会和平桥村的小伙伴一起偷东西 ?要是我们现在这样做,早就被学校记过处分了。”这位学生的话一停,马上就有几位学生随声附和道:“是啊,可能他们小时候的思想品德也不是很好吧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反对,有的赞成,看到这种情景,我知道以现在的道德观来衡量,学生对文中“偷豆”这件事是有看法的。于是我把他们分成甲、乙两方,让他们讨论。学生似乎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想尽快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到学生讨论这么激烈,我由衷地高兴。因为他们已有正确的道德观, 能认真地思考问题。 这个教学片断,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从中发现了学生的 闪光点, 他们思维敏捷, 敢于创新, 能大胆质疑。 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不要人云亦云。我们还要尊重学 第 3 页 生的个性思考,尽量以帮助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比较正确的 结论。 《社戏》课后反思 3: 《社戏》是鲁迅先生一篇经典作品,也是 7 下语文书里 一篇很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内容写的是自己童年的看戏经 历,其中有很多学生很感兴趣的情节,比如月下归航时的偷 豆、和小伙伴们钓虾等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似身临其境, 所以对课文也很感兴趣。 一、目标设定 这篇文章我们设置了三个目标: 1、品味作者“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中流露出的真纯感情。 2、品味语言,赏析小说清新、细腻、优美的景物描写。 3、感受农家老人、少年的淳朴善良,学习通过神态、 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目标完成 文章在学习过程中, 3 个目标都按照要求顺利完成,第 一个目标以往在完成的时候, 往往会从头分析, 一直到最后, 到是顺理成章,但是没有什么新意。而这次我们先设置一个 主问题:“那夜的戏好看吗 ?那夜的豆真的那么好吃吗 ?”把 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之后,学生开始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课文 第 4 页 中寻找戏是否好看,都是否好吃,并找到

文档评论(0)

188****78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