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pdf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马克思说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 , 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在中小学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但德育的实效性并不 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传统的德育方式忽视德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 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是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以为,德是美的内核,美是德的表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完全可以经 过审美化改造,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画” 、“一首动听的歌”,即是说德育能够变 成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东西,如果常规德育实现审美化,那么德育的效果将是一 道美丽的风景。 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 (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 2020 年,我国将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 2050 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从现在算起未来 50 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 艰巨。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理论 和实践,我们认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育人方式,应该是不错的 选择。 (二)进城打工人子女也需要“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接受美好 东西的滋润。我校地处佛山市禅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开发区,经济、文化、教 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审美教育欠缺,学生仪容仪 表、行为习惯、精神风貌等方面不“美”的地方较多。我们提出“以美养德,以 1 美育人”,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一系 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三)今天研究和实施美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宏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严重问题。 因为社会现实是:诚信缺失、浮躁功利、环境污染、精神疾患、艺术低俗、文化 枯萎,等等。 微观:把自己的学校搞好,把自己的小环境搞好,为美的社会建设尽一点点 绵薄之力。 为了说明今天研究和实施美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有必要提一下鲍姆嘉通 和席勒这两个人。 鲍姆嘉通( 1714-1762 )德国人, 20 岁就发表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 , 也称作《关于诗的哲学沉思》 ,最早创立美学教育的理论家 。他警告人们忽视 或弱化审美教养的可怕后果:导致人的贪婪、伪善、狂暴、放荡,最后会败坏一 切美的东西。 二、关于这项研究的现状、依据、概念的界定和意义、特点 (一)现状趋势 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美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而 且大多是教师的言语艺术。 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 的理论方面的专著。 如:青年学者叶学良在 1989 年撰写了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 学专著——《教育美学》 ;江西师范大学的何齐宗在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 美学的中心问题——“教育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民 办中小学的特点,侧重“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行为实践研究。 2 (二)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 春秋时期孔子讲 “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 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1999年 6 月 13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 于促进学生全面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