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2 手指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15个字,会写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3.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语文要素】
4.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5.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2.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15个字,会写9个词语。
2.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重点)
一、走进文本,学习生字词
1.导入新课:我们的每只手都有五根手指,每一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先考考大家,你认识他们么?直观看,这五根手指有什么不同?(大拇指又粗又短,中指最长,小拇指又细又短)
2.其实他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手指》,好好认识一下我们这些老朋友。文章中有很多生字,请同学们把生字和生词都画出来。
按弦 揿电铃 搔痒 窈窕 秽物 轧伤 拧螺丝 解纽扣 周仓 薄弱 附庸 爱憎
(1)读准字音,尤其要关注“弦”“窈窕”“轧”“憎”的读音,关注“庸”的写法。理解“附庸”的意思。
(2)在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的结构是同一类的?(按弦 揿电铃 拧螺丝 解纽扣)
(3)这组词语都是写什么的?(人的行为动作)
二、阅读课文,发现语言特色
(一)语言特色一:体会拟人的写作方法
1.这一组词语写的是谁的动作呢?请大家找到相关语句。
2.分别出示两个句子。在这一部分描写中,无论是大拇指还是食指,作者的称呼是什么?(他)
3.可见,作者是把手指当作人来写的。那么写其他几根手指的句子也是这样吗?读课文,发现共同点。
4.这种拟人化的语言还表现在其他地方,大家一起找一找。
5.在这些句子中,哪些语言让你感受到“人”的亲切?学生交流。
(二)语言特色二:单音节词语的使用
突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一句。
1.这篇文章语言的第二个特色,藏在这一句中。读一读,想一想,哪一个词语平时我们使用的时候一般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但在这一句中,只有一个字,表达的意思却完全相同。(但)
2.读读这句话,如果把“但”改成“但是”,语言上有没有什么细微的差别?
要点:结构感不如“但”紧凑。尤其是和后面的“却”连起来,这种简洁、紧凑的感觉更加明显。
3.文章中好多地方都是这样,请大家在文中寻找一下,画出相关句子和词语。
4.学生读这些句子,体会语言的味道。
5.也正是这样的简洁,让这篇文章略有文言的味道。有一些词语我们早已不用了。比如这几句:
(1)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2)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3)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
6.你懂得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无如:不如,比不上;无过于:没有超过……的;不让于:不用谦让……的。
7.小结:这一类词语的使用,使文章的语言显得格外简练。
(三)语言特色三:大量短句的使用,使语言幽默有趣,文章朗朗上口
1.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很长却又很短的句子。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哪一类句子吗?
比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2.读一读。一句话被作者分15次才说完,这样的句子读起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要点:(1)每一个小句子都很简短,读起来清楚易懂,而且很有韵律感。(2)感觉大拇指很辛苦,所有用力气的活都是他做的。
3.这样的大拇指,你觉得他苦情吗?你想流泪吗?(不仅不想流泪,而且还想笑)
4.追问:为什么想笑?(原来也没觉得大拇指要做这么多事,经作者一说,发现还真是这样,所以就想笑)
5.小结:像这样又真实又有趣的语言就是“幽默风趣”。指导朗读。
6.读读文章,看看还有哪些语言让你感觉简短有韵律感,而且幽默风趣。
三、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1.让学生自主观察本课要写的字,小组交流要注意的要点。
2.教师相机点拨易错字。(如:“享”不要与“亨”混淆;“仓”不可误写成“仑”)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2.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3.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难点)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作者丰子恺先生文章的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数》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doc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与百分数》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