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理想(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理想(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首结构工整而意蕴深远的哲理诗。诗歌用形象化的语言及丰富的意象诠释了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人生意义等。诗歌用充满韵律的语言展示了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内涵深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的主旨。   3、结合个人经历,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2、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诠释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及其优秀事迹   教师:   1、流沙河个人简介,图片。   2、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首诠释理想的哲理诗,深刻。在上与第一单元的《在山的那边》一以贯之,在授课时,结合《在山的那边》引入新课教学;抓住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突出朗读训练;同时采用让学生自立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加以点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指导其从社会生活及人生体验中找出例证,理解,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有助于诗文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感受的是课文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那么,什么才能造就我们美好的人生,点亮你的一生呢?列夫。托尔斯泰这样告诉我们“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相信他一定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设计这一导入语,是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的同化理论,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即已学过的,同样谈理想的现代诗《在山的那一边》,与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相联系,易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求知欲,好奇心,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形式朗读,整体感知   1、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   要求:认真听,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在诗中作好标记。   2、自由朗读,带着问题思考:   ⑴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⑵围绕这一主旨,诗歌写了哪几方面的?   3、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课堂交流,明确:诗歌主旨—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   (这样设计,目的是抓住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以诵读为切入点,突出朗读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研讨赏析打下了基础。)   三、读探究,品味语言   学生分成5~6个小组,确定小组主持人,采用脑风暴法,针对问题,合作探究。   1、师出示小组学习要求:逐段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语言。   2、师进行学法指导:   ⑴各人畅所欲言自己的阅读体验。   ⑵理解诗句时注意课前搜集到的名人事迹。并联系社会生活及个人经历,这些实例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诗歌。   3、师针对各段,分别列出思考题以引导学生的探讨思路,视交流情况适时知道。   第1小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仿照本节的结构,写几句话吗?   提示:a、比喻,顶针。b、仿写。   提示学生注意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   第2、3小节这两小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提示:a、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想,正是这些不断提升的理想推动了人类的不断进步。(“饥寒”中思“温饱”,“温饱”后求“文明”)举例难度不大……b、分析“珍珠链”,“脊梁骨”的作用。   第4小节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第5小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