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油气集输在石油工程中的地位
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是油田内部原油及其伴生天然气的收集、加工处理和运输等问题。
集输系统是油田建设中的主要生产设施,集输系统在油田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 1?使油田生产平稳;2.
生产合格的油田产品 3集输系统的工艺流程、 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 对油田的可靠生产、 建设水平和生产效 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矿场集输管路的定义与分类
从油气井到矿场原油库、长距离输油管和输气管首站、矿场地域内的所有输送工艺流体(原油和天然 气)的管路统称为矿场集输管路。
按管路工作的范围和性质分类:出油管、采气管,集油、集气管,输油、输气管;
按管路的结构分类:简单管和复杂管;
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分类:单相、 两相和多相流管路,在我国两相和多相流管路习惯称为混输管 路。
油气集输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
将分散的油井产物、分别测得各单井的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的产量值后, 汇集、混输、处理成出矿原
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汽油,经储存、计量后输送给用户的油田生产过程。包括油气分离、原油净 化、原油稳定、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水处理。
油气集输系统的主要产品
商品原油、商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净化污水
油气集输流程设计原则
5.1商品原油的质量指标
1?质量含水率:合格原油含水率不大于 1 %,优质原油含水率不大于 0.5%。对于凝析油和稠油有不同的
质量含水率要求;2.饱和蒸气压:储存温度(或60C)下原油的饱和蒸气压不大于当地气压; 3.含盐量:不大
于 50g/m3。
5.2商品天然气的质量指标
露点:最高输送压力下天然气的露点应低于输气管埋深处最低环境温度 5C; 2.硫化氢含量:不大于
20mg/m3 ; 3.C5 +含量:不大于 50g/m3 ; 4.有机硫含量:(CS2和COS)含量不大于 250mg/m3。
5.3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指标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 C3和C4。1.组成要求:a.C1 + C2含量:不大于3% (摩尔百分数);b.C5 +含 量:不大于2%(摩尔百分数);2.饱和蒸气压:38C时的饱和蒸气压不大于 15个大气压(绝对);—10C时 的饱和蒸气压大于 3个大气压(绝对);3.体积含水量:不大于 0.5%。
5.4净化污水标准
对于净化污水有两个标准, 分别为回注标准和排放标准, 对其所含杂质的要求不同。 陆上排放污水的水
质要求:排放污水含油低于 5mg/L。海上排放污水水质要求:渤海海域排放污水含油量小于 30mg/L ;南海海
域为小于50mg/L。回注污水的水质要求:达到本油田规定的注水水质标准,包括悬浮物浓度大小、含油浓 度及细菌含量等。特别关注回注污水与地层配伍性。
5.5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
1.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 2.能够反映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动态; 3.节约能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安全可靠,并有一定的灵活性; 5.与辅助系统协调一致除此之外,集输系统还应遵循一般工程项目应遵循
的共同原则,如:经济效益;国家规定的各种规范,如:安全防火规范等。
油气集输流程设计总趋势
6.1油气集输流程的建设规模
如果油田投产初期不含水,则集输流程建设规模可用下式计算:
,开发耐提出的产釉童
2卡―_
如果油田投产初期含水,则集输流程建设规模可用下式计算:
i_(r匕“L?期传水亭
6.2集输系统的压力集输系统的回压是地面集输系统对油井的背压,也是集输系统的起点压力,是集输系统强度设计的重要0.4?
6.2集输系统的压力
集输系统的回压是地面集输系统对油井的背压,
也是集输系统的起点压力,
是集输系统强度设计的重要
0.4?0.5倍,但不宜低于
依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规定:自喷井的回压为工程适应期最低油管压力的
0.4MPa(表压);抽油井回压不高于 1.5MPa(表压), 咼于 4.5kg/cm2 6.3计量方式
?计量站
□接怙站
■联合站
油气集输流程布站方式及典型流程
7.1油气集输流程布站方式
根据井口到联合站(集中处理站)站间站场的级数区分:1.二级布站:计量站(计量接转站)+联合站(集 中处理站);2?三级布站: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集中处理站) ;3.—级半布站:井场阀组+联合站(集
中处理站)
7.2油气集输流程设计的总趋势
1.简化井口 2.简化计量站3.尽量采用二级布站 4.流程密闭5.完善联合站、减少占地、方便管理。
7.3油气集输系统的组成
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由各种站和管线组成。
管线按所输送的介质分为油、 气、水单相管路和油气混输管路以及油气水混输管路。 按用途分为出油
管线、集油管线、输油管线、集气管线、输气管线。
站,名称不统一,大致有:计量站、接转站、计量接转站、转油站(转油脱水站) 、联合站、集中处理 站、增压集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