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2个一类字,认读8个二类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小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中展示课文时代背景、周恩来生平事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通过课前了解周恩来总理的生平,我们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一起读课题。 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通过预习,相信这些词语你也会读了。(出示投影)谁来给大家读。 生:租界 惩 处 衣衫褴褛 训斥了一通 师:音读准了,大家一起读一遍。(生齐读)下面的词语谁挑战? 生:帝国主义 耀武扬威 踊跃回答 铿锵有力 师:一起读一遍。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衣衫褴褛。 师:谁来帮帮他 生:衣衫褴褛就是衣服破破旧旧的意思。 师:很正确,这就是互帮互助。还有吗? 生:租界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 生:就是租住别人的国土,里面还不让弱国的人进去。 师:词语读通了,相信课文难不倒大家,请你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孩子们开始读书吧。 生读书。 师:课文读完了谁来回答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 生:中华不振。 师:一起读。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那课文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我们请同学来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并简单批注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感到了中华不振。 生:(其他句子,如,“又能怎么样呢?”) 师:伯父的话也让周恩来感受到了。 生: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这里让你感受到了。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去看看,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师:谁来读? 生:(读)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示范读第一句)通过“闯进”你知道了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不容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地方。 师:是的,这就是租界,就是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里去看看那一幕令人揪心的一幕吧。 (投影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师:孩子们,透过字里行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训斥了她。 师:(指导读)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你的心,请你再读一读。 生: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读有关句子) 师:亲人被轧死,原指望、不但不、反而这些词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 生:她肯定很难过。 生:非常难过。 生:很失望。 师: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感情到位)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你们也想替她鸣不平,一起读。 师: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是什么让人都紧握着拳头? 生:愤怒。 师:读出你的愤怒。 生:(读) 师:此时你紧握的拳头最想干什么? 生:揍那个洋人。 师:必须要惩处。 师:让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写一写这个“惩处”。但是我们只能把这些放在心里。在你的本子上也写一个“惩”字。 生:惩处。 师:该不该惩处?但是能不能惩处? 师:(接读本段)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