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小学数学_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题 加法交换律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纸、自主探究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创设情境,进行德育 二、探索规律? 三、练习巩固 四、小结? ?1.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出示爱迪生)生:不认识?师:他叫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你知道他的发明吗?请学生回答 2.进行德育? (介绍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体会科学家的伟大。 出示课件。 师:你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吗?(生:想)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数学实验室一起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吧!? 数学实验三大步骤: 我的发现 我的验证 我的结论 (1)我的发现?出示课件: 27+37= 37+27= 58+67= 67+58= 思考: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写在自主探究单上。 请学生说一说并引导学生说 板书: 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我的验证? 问: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能不能用更多的算式来验证我们的发现呢? 生在自主学习单上写一写 ? 我的结论 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成立 出示课件练习题 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吗? 请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师:我们常用字母来表数。 引出a+b=b+a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1)276+124=180+220( ) (2)a+20=400+a( ) (3)550+240=240+550( ) (4)a+c=c+a( ) 3.应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 填上适当的数。 29+17= +29 128+ =15+ + =323+186 54+x= +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请学生说一说 师: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用努力去成就梦想吧! 教学 后记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一般都不出现计数公理,但无论是通过直观还是接着具体情节内容来说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无形之中都用上了计数公理。其实,计数公理所反映的事实,学生早就有所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受大人控制,有一点叛逆。四年级孩子注意力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 效果分析 对于这个运算定律,学生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过去“只知道这样做,不知道这样做”的依据。本节课“再认识”对于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也是很有帮助的。“加法交换律”教学时,紧密围绕并运用我的验证,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符号、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着再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确认加法交换律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既渗透了“猜想、验证、建模”的数学理性思想,又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材分析 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