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2).doc

小学语文_《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2).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伯牙 访子期 赏友情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 课程相关描述】 一、基于《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 1.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基于教材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 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三、基于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句子的读与背并不会有困难,难的是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句子意境,感受这千古名篇的魅力,进一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并能以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韵律,品出意境。 【设计理念】 如何优化小学文言文传统教学方法是小学文言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对艰涩难懂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激发学 生的兴趣?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体会感情双线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引导中完成学习内容。 【设计特色】 充分自主读悟,有效地互动合作,积极地探究。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景、情一体解读。以“读→想→悟→背”学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滚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课前准备】《高山流水》曲子、多媒体课件 一、 课前交流: 复习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动人的曲子,名字叫《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首曲子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师:来,读课题 (一生读) 师:一板一眼,连最难读的“弦”都读准了 师:一起读 师:绝弦什么意思?那“伯牙绝弦”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二、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觉大声的把课文读三遍。 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师:其实一读课文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写了哪2个人物?弹琴的是?听琴的是? 师:看,抓住了这两个人物,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这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方法。(板书:抓人物) 师:下面请再读课文,小组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一句一句对着读,试着明白课文意思。 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几个小组用端正的坐姿告诉我这项任务完成了,老师发现黄帅同学特别会读书,他把自己的质疑标记在了课本上 生谈质疑:四个“善”字用法一样吗? 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 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师:原来我们说的“太好了”“太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