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一).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 (一 )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 民族的存续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 良好的,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一些地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产 生了种种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犯罪是目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本 文对此进行了理论思考。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一般说来,青少年犯罪是指 25 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以其犯罪主体年龄小、 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周期长等因 素而倍受人们关注。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各类犯罪中的比重不断攀升, 影响日益增大, 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现状和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犯罪情节恶劣,犯罪手段升级。当前,在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重、特大案件比 例逐年上升, 居高不下。 据有关部门统计, 在杀人、 强奸、抢劫、盗窃四类重大刑事案件中, 每 1000 件此类案件至少有 30 件是青少年所为。 而且, 从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看, 其作案 手段往往凶恨残忍, 犯罪的暴力化倾向十分明显, 一些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 往往表现出天 不怕地不怕的心态,实施犯罪行为极少顾及后果。 (二) 犯罪年龄提前,低龄化严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有所 提前,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较以前平均提前了 2—3 岁, 其犯罪的年龄阶段大致为: 10 岁 —12 岁开始有劣迹, 13 岁 —14 岁开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14岁—17岁进入犯罪高峰期。 据统计, 2002 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 18岁以下青少年犯 罪上升了大约 120%,14 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上升了大约 280%.(1)随着犯罪年龄的提前, 越来越多的花季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 团伙犯罪增多,集团化趋势明显。 据有关资料统计,团伙犯罪在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 案件中占据大约 60%以上的比例, 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青少年的犯罪团伙中, 其成员有 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一区域的邻居,有的是不良少年,他们经常在一起消遣、玩乐,相互纠 合,相互利用, 逐步结成犯罪团伙。 团伙犯罪的增多是青少年犯罪向组织化、集团化发展的 重要表现。 (四) 犯罪诱因简单,盲目性突出。 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和诱因来看,其犯罪的随 机性和盲目性有所增大。 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目的十分简单, 如在许多侵财型案件中, 青少年 犯罪的目的就是为了非法攫取财物。 而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犯罪常常没有明确的目的, 他们或 因琐事吵嘴,或因小事纠纷,或是单单看不惯别人的行为就实施加害行为,从而导致犯罪。 犯罪诱因的简单化使青少年犯罪的盲目性、 突发性加大, 这给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犯罪增加了 实际困难。 (五)高科技犯罪初见端倪, 智能化犯罪凸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的逐步普及, 利用高科技或以高科技产品为对象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在一些地方日益增多。 有的青少年沉迷 于网络, 在网上传播反动言论或不良文化, 有的利用电脑搞赌博, 有的制造病毒破坏他人的 网络系统, 有的非法攻击和入侵国防尖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 重大损失。 高科技犯罪日渐增多, 表明青少年犯罪有向智能型发展的趋势, 其造成的危害也 相对更加严重。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犯罪受经济、政治、文化、 教育和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和制约,其成因也呈现出多样与复杂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生理上看,其身心发育尚 不成熟,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一般来说, 青少年思维相对简单,自 控能力较差,情绪不很稳定,易感情用事,一旦受到某种诱惑和刺激,容易铤而走险,以身 试法; 同时,青少年明辩是非的能力较成人低,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 蚀而发生心理畸变。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由于特定的生理、 心理原因,很多青少年犯罪都 有作案诱因简单、手段恶劣、不计后果等特点。 (二) 法制意识淡薄。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也是评判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准。但 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青少年不学法,不懂法,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基本的分辨能力,以致于 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如年仅 20 岁的吴某,自 1994 年 12 月至 1995 年 8 月采用开 空头汇票的方式挪用单位公款 31 笔,共计 570 万元,供熟人使用,至案发时尚有 160 万元 不能收回。 当检察人员问她小小年纪怎么敢挪用如此巨额公款, 她竟说原以为自己的行为只 是违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