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受众角度制作标题
曾有人说: “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 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 水。当你把你的报纸迭到读者手中的时候, 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 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①确实,标题对传播信息、吸引读 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好的新闻标题就像明姝的笑靥、 动人的 眼睛,能令受众一见钟情。
那么,新闻标题怎样才能打动受众的心,引起受众的兴趣, 令其一旦触目即难舍难分呢 ?
一、新闻标题必须引起受众注意 每个新闻事实都由时间、地点、当事人等不同的部分组成。
这些要素对不同的受众,其吸引力各不相同。在制作标题时,应 该把其中最吸引受众的因素呈现出来。 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可以 归纳,当传媒提供的信息具有如下特征时, 容易引起受众注意②: 1.刺激强度。按照条件反射的强度规律,在一定限度内, 刺激强度越大,引起的兴奋就越强烈。
2.刺激的新异性。即在受众的经验中从未有过的刺激或从 未感受过的刺激的新异组合。
3.刺激的生动性。生动的刺激比单调的刺激更能在大脑皮 层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从而更能激发注意力的产生, 并使注意 力保持相对的稳定。 如标题中形象优美的文字就要比一般化的文
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刺激的简明性。在大众传播中,简明的样式能更清晰快 捷地被感知, 首先成为注意的对象。 根据法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复 的研究,受众在阅读文字时,眼球跳动时看不见文字符号。只有 眼球停下来时, 才能看清字。 一般人每次眼停的时间为 1/ 3 秒, 能感知到的字为 6到 7 个,因而在受众的匆匆一瞥中, 只有简明 的标题才能被清晰地感知而成为注意的对象。
5.刺激的变化。 受众的注意力在长时间阅读中很容易分散, 而在不断变动中的信息要比静止的信息能延长受众的注意时间, 也更能引人注意。
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乐于对那些新奇 的东西投入较多的关注和热情, 这大概是古今中外之人概莫能外 吧。有一位宣传理论家曾指出: “新奇事例和观点能获得更好的 效果。所以,我们在制作标题时,如果能照顾到受众这种好奇心 理,以事物最新鲜最奇特的内容入题,肯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 里略举几例:
①稀奇 豆腐上跳舞 ( 《华西都市报》 2002年 5月 2日) 此例正常语序应为“豆腐上跳舞稀奇”, 将“稀奇” (谓语 ) 二字提前,突兀醒目,成为读者的第一落眼点。
②新官被烧三把火 ( 《人民日报》 2001年 1月 3日) 这种标题别具一格,与众不同,驱使人先睹为快。其原动力
便来自当前的信息输入与人们现存认可模式相冲突而导致的趋 向力,即极少有人怀有与之相对应的模式, 大多在头脑中贮存的 可能恰好与之相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模式。
二、新闻标题需要激发受众情感
如:
成千担倒进河里或下田作肥 ( 引)
卷心菜好命苦啊 ( 主) 这是《新民晚报》一则揭露浪费蔬菜的报道的标题,传播者 在标题中巧妙地运用受众乐于接受的口语, 对此事作了无情的谴 责,自然一下子缩短了与受众的感情距离,幽默而有吸引力。
三、新闻标题必须能够引起受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在新闻标题制作 中也同样适用。 制作者一定要了解受众喜爱什么, 制作出他们感 兴趣的标题,投其所好,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视线。要引起受众 的兴趣,传递的信息就应与受众的距离拉近些。 这正是新闻心 理 学中接近性原则所揭示的内容。如:
乐山大佛,你好吗 ?( 《四川日报》 2002 年 4月 25日) 此例中以乐山大佛借代整个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人文 遗产保护区,用“你好吗”发问,仿佛与它面对面地促膝倾谈, 把保护区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变成读者心目中现存的状态, 把无 生命的东西写得富有生气,且情意相通,亲切自然,同时也寄托 了作者与读者对中国自然与历史文化的深切关怀和那种“物我 共生共存”的情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又如:
“香妃”化蝶 ( 《北京青年报》 2000年 2 月 2日)
青年演员刘丹曾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H》中扮演香妃, 后在一次由广州返回深圳的高速路上, 意外出事身亡。 这则标题 用“香妃”比用本人的名字更为受众所知晓, 用“化蝶”的典故 在国内更能唤起受众的兴趣。
综上所述, 从受众心理着眼来制作新闻标题, 不仅会使标题 产生丰富的蕴涵力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味,加深对新闻内容的了解,使新闻媒体赢得更广泛的市场。因 此,新闻标题的作者应多考虑受众的因素, 但同时要注意真实性、 时效性。好的新闻标题必须是新闻事实和艺术表现完美结合的产 物。
何合民:《新闻标题的构思与制作》,《当代传播》,2002(3)
戴小力:《心理学导论》,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7 月,第 1 版。
编校:张红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