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程-第4章-第六节.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六节 文学人类学的定义;一、文学人类学的定义 ;二、文学人类学与总体文学之关系;二、文学人类学与总体文学之关系;二、文学人类学与总体文学之关系;三、文学人类学的源流;(一)泰勒、弗雷泽的 “神话仪式学派”;(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 ;(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 所谓原型,就是指在最伟大的经典作品中不断重现的原始套式,它根植于“原始文化”的仪式、神话和传说之中。因而,探究各种原型的“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便构成了一种文学的人类学,因为它涉及诸如仪式、神话和民间传说等文学前的形态如何渗透到后来的文学中来的问题。;四、文学人类学的“三重证据法”; 理论背景之二: 以叶舒宪、萧兵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突破了弗莱神话—原型批评拘囿于西方的文学总体框架,对中国文学作品、对世界文学中一些共通的文学主题进行了原创性的阐释。; “人类学三重证据法”的提出及内涵 叶舒宪提出 主要运用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之外的异文化材料,即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观察材料和跨文化的文学材料来透视中国古代文学变化规律。; “人类学三重证据法”的理论价值 其一,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的演进,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考据学、甲骨学同人类学相沟通、相结合的结果。人类学所提供的域外的、原始的、民族的、民俗的资料,成为我们返观本土文学的第三重证据。; “人类学三重证据法”的理论价值 其二,这种建基于神话宇宙模型和“三重证据法”之上的跨文明的原型批评,一方面可以获得重新审视本土文学的另一种眼光,另外就是打破以国界来划分文学的固定框架,把中国文学放到世界文化的格局中,在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联系和汇通处来寻求文学的批评之道。;五、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五、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六、文学人类学口头理论研究方法;六、文学人类学口头理论研究方法; 帕里和洛德教授把古希腊荷马史诗和南斯拉夫地区的口传史诗作对比研究,总结出口头史诗创作的规律是高度程式化的,进而非常有力地回应关于荷马史诗长???以来的“作者之争”。;六、文学人类学口头理论研究方法; 以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强调表演者和观众的互动作用,着重表演行为的潜在含义,评估表演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等,并在这些观察基础上进行口头文本的诠释。 ;六、文学人类学口头理论研究方法;总 结

文档评论(0)

李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