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 书籍是记录文字的载体,但书籍产生之前必须有文字,而文字的出现就有了记录文字的载体,最早的我们都清楚是甲骨文,记录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那么这些龟甲,兽骨算不算是书籍呢?我认为是的,至少它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纸张”。但是甲骨与甲骨之间很难出现想现在纸张一样的物理连接,只能采取堆放在起的形式使文字间可以连续阅读,所以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装帧。包括后来出现的记录在青铜、玉石、陶器上的文字,也都未出现装帧形式。 直到刻在竹片上的简册出现,书籍的装帧艺术才刚刚崭露头角。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作“简策”;用木做的,古人称为“版牍”。随着古代人类知识的进步,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与创作,“简”作为文化思想的载体承担起了记录的任务,但的一根简的容量不可能记录一篇文章。这时就真正出现装帧。他们将竹片或木片按顺序用绳子编连起来,又卷成圆筒状,这就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书籍。但由于一本著作文字量很大,往往需要一马车的简册才能装下,携带与阅读很不方便。 于是又出现了书写在丝绸上的帛书,它有较轻便,易携带等优点。帛书的装帧形式有折叠和卷轴式两种形式,折叠式是写在整幅帛上,由于难于卷收,故折叠放置;卷轴式是写在半幅宽的帛上,然后以一根棒子为轴心将帛书从尾向前卷成帛卷。但它的材料成本高,产量少,只有皇室贵族才能置备得起,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能用的。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张满足了古人经济及精神生活。文字从此摆脱了竹简书写在了纸张上。纸质书最早的装帧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 但它的制作手续复杂、麻烦,同时在阅读时需要展卷、收卷,非常不方便,为了避免卷轴装的缺点,人们又发明了经折装。它是将纸一反一正反复折叠,再将这叠书的前后各加一硬纸,加以保护。从外形上看,经折装已具备现代书册的形式了。 旋风装和经折装一样都是从卷轴装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则是以一比书叶略宽的长厚纸作底,然后将书页粘在底纸上。它具备了翻阅方便,制作简单的优点,是世所罕见的风格。 由于旋风装用久之后,折缝处往往容易断裂,蝴蝶装问世,它将折缝粘在包背纸上,这就有利于保护书籍。蝴蝶装是在宋代雕版印书技术出现后,引起的书籍生产方式和书籍装帧形式的巨大变化。 但由于书都是单层的,纸较薄,印刷面容易粘连,阅读时往往是先见到纸背,而且读一页书就要连翻两页才能继续读下去,故很不方便。到明代以后,蝴蝶装就逐渐被包背装所代替。包背装是将书页背对背地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 由于包背装竖放易磨损书口而且容易散落,于是线装书开始盛行,线装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 又不易散破。直到现今我们的书籍还是采用了线装装帧方式。 编辑出版学1001班 0705100108曹灵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3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