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笔记大全文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记叙文要素(复述技巧):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情起因;5、经过;6、结果 ①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分别是顺叙(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倒叙、插叙。 ②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③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小 人物 正面 说 侧面 三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尾声) 要 素 环境 ?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 初中虚词:之、以、于、而、其、者。 ? “之”字用法: 1.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3.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4. 结构助词,定语的后置,不译。 5.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6. 结构助词,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7. 音节助词,不译。 8. 用作动词,译为“到、去、往”等。 ? “而”字用法: 1. 表转折(却、很) 2. 表顺接(承接)前后两个动作有先后关系,起连接作用,可不译(就) 3. 表修辞(着、地、的) 4. 表并列,前后两部分内容可互换 5. 表递进(而且) ? “者”字用法: 1. 结构助词,可译做“…的/的人/的地方/的情况/的原因/的事” 2. 语气助词,不译,表判断。 ? “其”字用法: 1. 表猜测,大概、也许、恐怕(其恕乎?) 2. 表疑问,难道(其真无马耶?) 3. 代词 4. 指示代词,这、那 5. 加重语气,不译(安陵君其许寡人) ? 四大家: 儒家:“孔、孟”,“仁”德治道家:“老、庄”,道法自然墨家:墨子,非攻兼爱 法家:韩非子,法治 ?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尚》《礼》《易》《春秋》 ===================================修辞格=================================== ? 顶针的句式特点:上面一句的结尾作为下面一句的开头。 学习参考 .. . . .. ? 顶针: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的语句、片段、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真),又称联珠、蝉联、联欢。 ? 对偶: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的语句加强语气效果。 ?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他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 (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 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做“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接本体与喻体的词语叫“喻词”。 ? 比喻的作用:①使深奥的事物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③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拟物分为三种情况:把人当作物来写;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 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 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 对比的运用: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 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 对比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的条件下, 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 修辞手法对比的运用: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应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 夸张的运用: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 借物抒情:通过物象的具体描绘,营造出生动的形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