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初探 【摘要】本文以中华民族音乐审美标准为主线,以瑶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研究和挖掘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以便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的瑶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瑶族民歌;文化内涵;美学价值 Cultural content and esthetics value preliminary study of precious jade clan folk song Wu Qiao Abstract 】This text with Chinese nation music appreciate beauty standard is lord line, with precious jade clan tradition culture for the background, research and scoop out precious jade clan cultural content and esthetics of the folk song value, in order to betterly expand with spread to accept excellent precious jade clan music culture. Key words】Precious jade clan folk song;Cultural content ; Esthetics value 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唐 朴林先生在他的 《华乐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要旨》 文中说 道:“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华人开发了自己的音乐智能,逐 步培养、树立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观,并不断的完善她, 创造出灿烂多姿且意境深邃的音乐文化。概括起来,大约体现在和、德、虚、线、韵、即兴等几方面。 ”[1] 笔者赞同唐先生这一精辟的总结并以此作为中华音乐审美之标准来审视瑶族民歌,初探瑶族民歌在和、德、虚、线、韵、即兴等几方面的体现形式与中华之审美观有何同异。也就是把瑶族民歌置于横向与纵向交叉的坐标来看:横向就是瑶族民歌在中华音乐文化背景下,自身发展的历史与中华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纵向就是瑶族民歌自身发展的流变过程。探究和挖掘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和传承我们瑶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瑶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 族文化。瑶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异的风格与深邃 的哲理。瑶族民歌是传播瑶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 瑶族民歌,即符合中华音乐文化的审美标准又具有自己独特 的审美观。正所谓: “殊方异俗,歌哭不同。 ”(嵇康《声无 哀乐论》)。瑶族人民的不同的民俗习惯、文化背景,反映了 民歌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瑶族是我国历史上迁徙最多的民族,散居的地理环境、不同的语言和生产、生活习俗,形成了多个的分支和族称,使瑶族民歌呈现出多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形态。在瑶族早期的记载中: “东、凤两属 瑶歌于深山穷谷 有庄、 有谐、有俗、有雅 ” 。(田曙岚:《广西旅行记》第 209 页)这表明仅广西的东兰县和凤山县两地就有着不同审美价 值的民歌,因此,本文只能从浩瀚的瑶族民歌海洋中选择较 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瑶族民歌来论述。 1.“和”乃思维之道 [1] “和”是中国音乐艺术立美之最高原则。 “和”是人感 受声音的审美现象,在中国古典文献里,有许多对和谐声音 的论述。《书 #8226; 舜典》:“声依永,律和声。 ”;《吕氏春秋》:“凡乐,天地之和, 阴阳之调也。 ”;《史记 #8226; 乐书》:“大乐与天地同和”等等。把“乐”与天地万物相和,作为华乐美学的一大要素。 [1] 瑶族人民对音乐艺术的“和”也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向 往,这表现在那一首首的民歌里。如, 流传在湖南江华尖山的双声部民歌《不合(和)我音懒操心》 (留西拉咧) :我试歌(咧), / 我试(咧)歌, / 合不()合(哇啊哎哎) , / (留西拉咧)试歌()合音(咧啊)不合(咧)音(哎哎呀 咧哎哎)。/ 试歌()合音(咧啊) 我就()唱(啊啊啊哎哎) , (留西拉咧)不合()我音(咧啊)懒操(咧)心(哎哎呀咧哎哎)。 [2] 又如,流传在广西富川凉井的双声部民歌 《声音合(和)了我俩唱》(嘞嘞嘿 #8226; 上头歌):我俩兄弟唱首歌, (嘞嘞嘿) / 试看声音合不合(嘞嘞嘿) 。/ 声音合了我俩唱(嘞嘞嘿), / 声音不合就收音(嘞嘞嘿) 。 [2] 歌中的合与和相通用,即是指声音和协否,又喻指人与人之间是否和谐。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认为: “人多唱多好听” ,由于这种对音乐的审美要求,他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多声部 民歌。其中在说勉语、布努语和汉语的部分瑶族支系流传着 称为“

文档评论(0)

156****23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