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免疫与治疗性疫苗.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课件 卡介苗(急需有换代产品,但尚未有突破性进展) 新疫苗研究 BCG重组疫苗和DNA疫苗 人型结核杆菌基因在BCG中表达,19X103和38X103脂蛋白质已经表达,其他保护性抗原基因也在进行尝试。DNA 疫苗在小鼠实验中有保护效果。 营养缺陷型减毒活疫苗 牛型结核菌BCG营养缺陷型减毒活疫苗:甲硫氨酸或亮氨酸生物合成缺陷; 人型结核菌BCG营养缺陷型减毒活疫苗:亮氨酸生物合成缺 陷,有效,但毒力恢复频率高。 整理课件 已经更新换代的疫苗 多糖疫苗 伤寒Vi多糖疫苗 纯化疫苗 精制狂犬疫苗、流感亚单位疫苗和裂解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乙肝疫苗 整理课件 历史 早期使用的伤寒疫苗主要是灭活的全菌体疫苗,经工艺的多次改进发展成为热灭活-酚防腐或丙酮灭活全菌体疫苗,保护率为60-70%,但副反应大。美国和法国联合研究成功纯化伤寒Vi多糖疫苗,商业化产品1989年问世。 使用现状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伤寒Vi多糖疫苗研究,1996年开始生产。疫苗经肌肉或皮下深部一次性接种,90%以上个体有4倍以上抗荚膜多糖抗体产生,抗体水平维持3年,但加强免疫没有回忆反应,诱生的抗体与首次接种相近。保护力十分显著,统计的2200万人接种人群,6人发生了伤寒,其中确认免疫接种失败的2人。 发展趋势 伤寒Vi多糖疫苗缺点有两个;其一是2岁以下儿童没有保护性免疫反应,其二是没有再次接种的免疫记忆反应,因为多糖是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因此发展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已在研究中。另外在各种伤寒减毒疫苗加以改造,引入Vi多糖基因。 伤寒Vi多糖疫苗 整理课件 年代 国外发状况 年代 国内发展状况 1908 成年脑组织苗 1919 成年脑组织苗 1955 幼年脑组织苗 不详 幼年脑组织苗 1960 地鼠肾细胞苗 1980 地鼠肾细胞苗 ? ? 1994 浓缩苗 ? ? 2000 纯化精制苗 ? ? 2001 Vero细胞纯化苗 狂犬疫苗国内外发展比较 狂犬疫苗 效果和安全评价 我国的地鼠肾细胞苗接种5针后有明显的保护,但与国外的二倍体细胞苗比较,抗体产生较晚,对严重复 咬伤者或潜伏期短者不能保护。按WHO建议,狂犬灭活疫苗的效力必须在2.5 U以上,由此研制了浓缩苗。解决了抗原量不足的问题。浓缩后的细胞杂质增多,使副反应加重,从而有研制了纯化苗。纯化苗的效果好,副反应低,是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 发展趋势 当前使用的地鼠肾细胞纯化苗,可能随着要求的不断提高,可能对原代细胞的外源性因子进行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可能要大幅提高,因此用传代细胞生产的疫苗将有可能是下一步的换代产品。法国的基因工程口服疫苗已经应用到野生动物的免疫,我国也有同类产品在前期研究,但离市场化有较大距离。? 整理课件 乙肝疫苗 历史 1964年发现澳大利亚抗原,1971年将含有高滴度的HBsAg血浆稀释后加热,接种志原者,证明能产生抗体,有保护力。在此基础上美国NIH作出了纯化血源苗。我国19890年生产血源苗,多年的应用表明,血源苗遥效果是理想的,抗体阳转率在90%左右。但长期使用阳性有血安全性问题,而乙肝病毒无法在体外培养,因此发展基因工程疫苗成为乙肝疫苗换代产品的必然趋势,国内外相继研制出了真核表达的乙肝疫苗。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乙肝疫苗是目前国内正式使用的唯一一个基因工程疫苗品种。国产的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阮力研究员研制的CHO细胞表达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从国外引进的是酵母细细胞表达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我国目前这两种疫苗用于预防乙肝,血源疫苗已经停止生产。 发展趋势 怎么解决5-15%无反应性。 整理课件 正在更新换代的疫苗 百日咳疫苗 历史 20世界30年代开始使用灭活百日咳菌体疫苗,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我国百日咳的发病率从1978年到1999年下降了99.6%。HWO估计,每年有7000万儿童接种该疫苗受到保护。但接种全菌体疫苗产生的严重副反应使一些国家接种率下降,随之又出现百日咳流行,重新接种疫苗后百日咳发病率又明显下降。 现在状况 日本于1981年首先研究成功含有百日咳毒素(PT)和丝状血凝素(FHA)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并代替了百日咳菌体疫苗。我国于1991年研制成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从临床观察来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与老疫苗相比,免疫效果相当或更高,副反应明显降低。目前全世界有十几个国家推广使用新疫苗,我国目前新老疫苗并存,也在逐步推广。 整理课件 正在研发的新疫苗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加大了对疫

文档评论(0)

春意依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