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温燃烧技术中 NOx 排放控制研究
作者 :李建雄 , 张清叶 , Li Jianxiong, Zhang Qingye
作者单位 :李建雄 ,Li Jianxiong(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 张清叶 ,Zhang Qingye(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刊名 :
冶金能源
英文刊名 :ENERGY FOR METALLURGICAL INDUSTRY
年,卷(期 :2009,28(2
被引用次数 :0 次
参考文献 (7 条
1.郑伟 ;朱尚龙 ;朱彤高温空气烧嘴参数对 NOx 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期刊论文 ]-
动力工程 2007(02
2.王皆腾 ;祁海鹰 ;李宇红射流对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 NOx 生成的影响 [ 期刊论
文 ]- 热能动力工程 2002(11
3.丁尚辉 ;李顺 ;于宏空气射流夹角对蓄热式加热炉内 NOx 生成的影响 [ 期刊论
文 ]- 冶金能源 2006(05
4.苍大强 ;关运泽 ;毛一心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超低 NOx 研究 [ 期刊论文 ]- 燃烧科
学与技术 2003(02
5.朱彤 ;饶文涛 ;刘敏飞低 NOx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 期刊论文 ]- 热能动力工程
2001(05
6.饶文涛 ;朱彤高温空气燃烧 NOx 生成规律研究 [期刊论文 ]- 工业炉 2003(04
7.钟水库 ;马宪国 ;郑国耀高温贫氧燃烧过程中
NOx 排放的特点 [ 期刊论文 ]-动力
工程
2003(04
相似文献 (10 条
1.学位论文张爱军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TiC/Ti-Al 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2001
该文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 (SHS/PHIP 技术制备了 TiC/Ti-
Al 基复合材料 .采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差热分析实验方法和手段
对材料的热力学、动力学过程 ,微观组织及力学和物理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2.学位论文刘雪锋煤中氟的迁徙演化行为及含硫大分子结构的研究 2009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 ,大量煤炭的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煤中氟和硫的排放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贵州省高
氟、高硫、高灰煤为重点研究对象 ,系统的研究了贵州煤中氟的含量、赋存形态、燃烧过程中氟化物的释放特征、迁移转化规律、贵州煤的洗选特性以及贵州煤中氟的可脱除性。通过贵州煤的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获取贵州煤中含硫大分子结构参数 ,建立了贵州煤的含硫大分子模型 ,应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对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 ,得到了较好表征煤的含硫大分子模型。
搭建了高温燃烧水解台架 ,采用高温燃烧水解 -离子色谱法对煤中的氟进行测定。探讨了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评价 ,并与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了比较 ,对所测定的贵州煤样中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燃烧水解 -离子色谱法测定煤中氟的含量具有快速、灵敏、方便、准确、无干扰等优
点 ,结果准确 ,实用性强 ,为测量煤及其他复杂矿物质中氟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离子色谱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相比 ,稳定性好、所受干扰小、更加方便快捷 ;贵州煤中氟的平均含量为 715.20 mg/kg,远高于我国煤平均氟含量和世界平均值。贵州煤大部分为高氟煤 ,在直接燃用的情况下 ,势必对环境及人类本身造成极大的危害。
分析了贵州煤中氟与煤化程度、硫、氯、碱金属元素的关联性、煤中氟与磷及其他痕量元素的关系 ,进行了低温灰化实验 ,从煤中氟与相关矿物的亲和特性等角度
研究了贵州煤中氟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贵州煤中的氟含量与煤化程度无关 ;贵州煤中携氟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决定了煤中氟的含量 ;贵州煤中氟的含量与有机硫的含量正相关 ,说明成煤环境和后期成岩作用也是决定煤中氟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的主要
原因 ;贵州煤中磷的含量随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明氟磷灰石类矿物质可能是贵州煤中氟的主要赋存形式之一 ;煤中氟含量与碱金属总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表明煤样中存在碱金属氟化物 ,而且其存在的量所占比例可能相当高 ;贵州煤样的低温灰化试验也表明 ,贵州煤中的氟的赋存形态主要是无机态。
运用热重分析仪、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对贵州煤的燃烧反应特性及燃烧过程中氟的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 ,计算了贵州煤样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并对贵州煤中氟的释放过程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煤燃烧过程中氟释放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通过煤中氟释放的等温试验 ,计算了贵州煤中氟释放的反应活化能。氧气气氛下低温段的活化能
均显著低于高温段的活化能 ;煤燃烧时氟的释放共分三个区段 ,150~200℃是水分中
游离氟和吸附氟的析出区段 ,在
600~950℃区段 ,含氟矿物参与煤的燃烧反应使氟大量释放 ,1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