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三角领跑中国农村信息化鼠标种田网络备耕
中新浙江网 12 月 18 日电 “随着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主体的变化,我国农业
信息服务开始进入新阶段。 ”这是日前从 2006 中国 IT 两会 “农村信息化论坛 ”上传出的信息。
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作玉在题为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进入新阶段》 的报告中, 将我
国农业信息服务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信息的服务主体、 服务手段、
服务形式发出的新变化, 他认为,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已经从统计信息、 政策信息、 市场供求
信息、农业质量和农产品安全信息向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转变, 农业信息服务开始进入新阶
段。
信息化让农民获利增收
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蘑菇种植大户顾在良通过网络与北京、 江苏以及香港的客商建立
了网上业务关系,仅去年创利就超过 100 万元。
网上交易已成为浙江宁波市象山县晓塘乡拓展农副产品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5 年,
该乡利用网络实现柑桔销售 865 吨、供应柑桔接穗 5000 公斤、鸡蛋 360 吨、购进桔苗 10
万株,总交易额达 360 余万元。
这些都是农村信息化工程使长三角农户获利增收的实例。
信息闭塞, 难以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供需情况, 农户无法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或是有
了产品也找不到买家, 一直是阻碍农民增收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长三角地区加快了
农业信息化建设。浙江省从 2005 年开始实施 “百万农民信箱工程 ”。江苏省推行 “鼠标种田,
网络备耕 ”的 “致福工程 ”,已在 13 个省辖市建立了 20 个农民上网培训点,三年来累计免费
培训农民近万名。上海从 2002 年开始出台关于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确定了
郊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
近几年,在长三角地区像顾在良、 朱德宝这样依靠信息化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了。 2005
年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实现的农产品交易达 4877 万元。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对此表示,发展农业信息化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
发,要全面开发、全面普及显然是不可能的, 13 亿国民, 9 亿农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能首
先突出重点,就是围绕农村的特色经济, 把特色经济中间的种植大户、 养殖大户, 农村的经
济人, 致富的能手武装起来,用信息化的手段、用信息化的渠道和方式帮助他们, 首要的问
题是增收,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解决农业增产、农村的发展。此外,对于农户来讲,绝对不
是说把信息终端送给他,或者是低价卖给他,他就能致富。
“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为核心,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重
点,加快发展数字农业,让农民共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农村信息化不约而同
地被苏沪浙列入十一五的规划纲要中。
农村信息化在长三角另类发展
宁波鄞州区集士港镇副镇长潘鑫波在谈到农村信息化时称,集士港镇的电脑普及率很
高,一个村办公室平均拥有一到三台电脑, 全都具备上网功能, 但集士港镇的电脑处理的并
不是传统的跟农业有关的信息,而是在做计划生育,外来人口登记等管理内容。
潘鑫波说,因为我们这里的农民不种田。
在宁波等这一地处长三角地域的经济发达地区, 即便是农村, 其工业的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