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Chapter 1 气体和溶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apter 1 (Dispersed System) 3.不同状态下气体导出公式 ①从P1、V1、T1到P2、V2、T2 则 §1-2 溶液(Solution) 五.电解质稀溶液 1.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ΔP*/ ΔP= Δtb*/ Δtb= Δtf*/ Δtf=π*/ π=i i:范特霍夫校正系数, α电离度 n完全电离的离子数 如Na2SO4 n=3。 几种无机盐水溶液凝固点下降值 2.48 0.461 0.186 0.1 Ca(NO3)2 2.79 0.519 0.186 0.1 MgCl2 1.86 0.347 0.186 0.1 NaCl 1.79 0.664 0.372 0.2 KNO3 1.81 0.673 0.372 0.2 KCl i= Δtf*/ Δtf 实验值(Δtf*) 按稀溶液定律计算值(Δtf) 浓度mol·l-1 盐类 2.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离子互吸学说(1923,德、化,德拜和休克尔) ( 1 ).离子氛 ( 2 ).离子对 §1-4 胶体溶液( sol Solution ) 一.分散度与比表面(dispersed degree and specific surface) 1.S0=A/V, S0比表面,A表面积,V总体积 2.粒子越小,比表面越大,分散度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二.表面能( surface energy) 表面粒子比内部粒子多出的能量。 1.任何两相界面上均存在着界面能。 2.总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大。 3.液体表面有自动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4.表面吸附是降低表面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边长1cm的立方体逐渐分割时的结果 6×107 6×107(6000m2) 1021 10-7(1nm) 6×106 6×106 1018 10-6 6×105 6×105(60m2) 1015 10-5(100nm) 6×104 6×104 1012 10-4 6×103 6×103 109 10-3 6 ×102 6 ×102 106 10-2 6 ×10 6 ×10 103 10-1 6 6 1 1 比表面(cm-1) 总表面积(cm2) 小立 方体数 小立方体 边长(cm) 三.吸附作用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1.分子吸附 特点:相似相吸 吸附:一种物质聚集到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 什么是吸附剂、吸附质? 固体吸附剂在非电解质或弱电解质溶液中的吸附。 2.离子吸附 固体吸附剂在强电解质溶液中对离子的吸附。 ①离子选择吸附 特点 a.吸正带正、吸负带负 b.形成双电层,产生电位差 电位离子 使固体表面带电荷的离子。 反离子 溶液中与电位离子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 符号相反电量相等 规律:优先吸附与组成有关的离子 ②离子交换吸附 离子交换剂:能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的吸附剂。 特点:是可逆过程 固体吸附剂从溶液中吸附某种离子的同时,将已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上等电量的同号离子置换到溶液中。 例: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去离子水的过程 1.阳离子交换树脂 2.阴离子交换树脂 R-SO3H+Na+= R-SO3Na+H+ 2R-SO3H+Ca2+= (R-SO3)2Ca+2H+ R-N(CH3)3OH+Cl-= R-N(CH3)3Cl+OH- 2R-N(CH3)3OH+SO42-= [R-N(CH3)3]2SO4+2OH- 3.再生(分别用盐酸、氢氧化钠浸泡使用过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Na+H+ = R-SO3H+ Na+ (R-SO3)2Ca+2H+ = 2R-SO3H+Ca2+ R-N(CH3)3Cl+OH- = R-N(CH3)3OH+Cl- [R-N(CH3)3]2SO4+2OH-= 2R-N(CH3)3OH+SO42- * * 分散体系 §1-1 气 体(Gas)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什么是理想气体? 气体分子不占体积、没有相互作用力。 ( State equation of ideal gas) 注意 :处于低压(低于数百千帕)高温(高于273K)的实际气体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克拉—伯珑方程(Clapeyron)] R(Molar gas constant) ②P一定,从V1、T1到V2、T2,则 ③V一定,从P1、T1到P2、T2, 则 ④T一定,从P1、V1到P2、V2 则 P1V1= P2V2 二.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Law of partial pressure) 1.定律表述: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之和。 分压力:指该组分在同一温度下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容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表达式 T、V n1、P1 T、V n2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