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李商隐出新作,不能一笑了之.docVIP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李商隐出新作,不能一笑了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李商隐出新作,不能一笑了之 目录: 1.“李商隐诗”作者竟是现代人,白背了? 2.这首“李商隐诗”是现代人所写!“中小学必背”经不起这样的硬伤 3.现代人的诗署名为李商隐,乌龙是怎么造成的 4.李商隐出新作,不能一笑了之 5.当代诗为李商隐所作?引经据典切忌人云亦云 6.假李商隐诗招摇过市,专家治学还需更严谨 7.李商隐被“署名”,不能总等网友来纠正|新京报快评 8.必背的“李商隐诗”作者是现代人敲响警钟 9.“李商隐诗”闹乌龙 不求甚解何时休 正文: “李商隐诗”作者竟是现代人,白背了? 发布时间: 03-2022:22中国青年网官方帐号 文|邢妍妍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这首名为《送母回乡》的诗歌,在许多网站中均被署名为李商隐所作。它不仅入选了大量少年儿童诗词读本,还被冠以“小学必背”进入各种音视频课程加以贩售。每当母亲节之时,这首自带“母爱”的“李商隐诗”就会频频出现于各种文案中。 但在豆瓣网友的考证下发现,这首诗的作者并不是李商隐,而是当代诗人寓真(本名李玉臻)。 网友“余鹧鸪”检索发现,早在2005年“就有人把这诗安在李商隐名下”。另一豆瓣网友杨成堉考证,该诗“作者是李玉臻,原诗题为《暴雨途中二十韵》。《送母回乡》原本是另一首五言古诗的标题。”之后在流传中不知是如何出现了讹误,而逐渐把《送母回乡》定型为李商隐所写。 其实细读会发现,这首诗与李商隐的诗作风格有很大不同。李商隐的诗大都构思新奇,深情绵邈。比如心情不悦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纾解思念之情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都是跌宕有致、广为传颂的优秀文学作品。 这样对比并非是要贬低《送母回乡》,毕竟诗歌之美很大程度上也正体现在不同诗人迥异独特又才华横溢的表达中。换个角度说,这首诗能被口口相传,也恰说明本身是具备一定文学价值的。 但值得诟病的是,明显风格不同的两首诗被“张冠李戴”多年,还被收入了不少面向少年儿童的选本、读本甚至语文教材推荐阅读图书中,这就实属荒唐了。 选有“李商隐《送母回乡》”一诗的《少年说诗词》,封面赫然写着“课标配套”。 教材读本这类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书籍,本身就不容存在哪怕一丝的瑕疵,其选入的内容必须是筛选足够严格、质量足够高的。但编选者、传播者对待专业和学术的不严谨,导致学生们被动接受了错误的认知。当本不该出现的错误被发现,也说明那些缺乏足够专业常识、各处复制粘贴的书籍编写是时候告一段落了。 在“李商隐送母回乡”的词条下搜索会发现有大量的引用记录,其中不乏许多权威的公众号、网站等,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人云亦云心理在作祟。 许多人习惯了信手拈来,对于网络中已有的内容不做过多思考和深究,拿来就用。即便有疑惑也被淹没在海量的引用中,认为“存在即正确”。这种不求甚解、不辨真伪的现象在当下很普遍,所以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 互联网的内容本身就是鱼龙混杂的,每个人在搜集知识时都需要具备敢于质疑的意识和循证求本的思维。像上述豆瓣网友这样尊重学术严谨性,为了找到真实答案而“较真”的人需要更多一点。毕竟学术知识来不得人云亦云。 (来源:光明日报) 这首“李商隐诗”是现代人所写!“中小学必背”经不起这样的硬伤 北京日报客户端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这首名为《送母回乡》的诗歌,在各大网站和诗词读本中被署名为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所作。然而经网友细心考证,真实作者竟是当代诗人寓真。 现代人所作的旧体诗,虽然有一定的水准,但稍有唐诗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此诗与李商隐的风格和水平不可同日而语,“人生更何求”更是当代人的口吻。无怪乎网友惊呼“李商隐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考证发帖者“余鹧鸪”更是感慨:“被灌输这样的‘诗’,将它当作优秀的作品来背诵,小朋友何其可怜!”。 令人诧异的是,早在2005年《送母回乡》一诗就被安在了李商隐头上。此后,入围不少“中小学生必背”书目。将此作纳入中小学必读推荐书目中的,不仅有实力雄厚的出版社,也有大学教授等专家学者。张冠李戴的以讹传讹,古今诗坛上比比皆是,假托古人的伪作也层出不穷,不少大家名家也被忽悠过。时至今日,大部分人对于古代诗人的生平知之甚少,对于旧体诗的辨析鉴赏往往有限,不能区分真伪也可想见。但身为专家,难道这一点鉴别能力也没有?但凡读过李商隐的诗歌,读这样浅显的作品,难道心中不起疑?再说,只需对照一番权威的《李商隐全集》或《李商隐诗歌集解》,就能发现硬伤。闹如此“乌龙”,说明出版社编辑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尤其是相关图书的主编,欠缺考证辨析的科学修养,或者根本没有尽到审核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