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提升施工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编制依据 1.1 设计文件 《***车站小区钢结构设计施工图》 1.2 规范、规程及标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2 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YB9254-95 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5 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7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05 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二 工程概况 2.1 总体概述 首创***钢屋盖示意图如下,跨度约 39m,钢结构总重量约 140t,提升高度75m。六根主梁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空中对接的施工方案。 钢屋顶结构示意图 2.2 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车站住宅小区 7#楼及配套商业门架屋面钢结构工程; 工程地址:BJ 市 CY 区柳芳北街; 工程简介:总建筑面积:66894m2(其中:地上:47300m2;地下:195940m2;包括商业、办公、住宅);总高度 75 米;地上 17, 22 层(住宅部分 22 层,办公部分 17 层);地下 3 层。北立面装饰门架屋面为钢结构,安装高度约 75 米,跨度横向约 37 米,纵向 22 米,钢结构为焊接 H 型钢。 2.3 整体提升施工流程 钢屋盖安装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 (1)在两主塔楼上安装不能提升的结构部分,与被提升结构相连的部分杆件暂不安装。同时安装提升平台及相关加固杆件,之后安装提升千斤顶及液压泵站,并调试。在地面拼装被提升结构,然后安装提升钢绞线和提升地锚吊耳,保证提升点中心对正,提升过程中周边建筑不形成阻碍。 提升钢结构过程示意图 1 (2)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试提升,悬停12 小时后,结构无异常情况,开始正常提升。 提升钢结构过程示意图 2 (3)将被提升结构提升至设计标高后,焊接各连接点,用塔吊安装其他次梁,验收完毕后,全部提升千斤顶逐级卸载,拆除提升平台及相关提升设备,提升过程结束。 提升钢结构过程示意图 3 三、重点难点分析 3.1 提升点布置及结构断开位置 提升点的布置原则:保证结构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结构完整性;便于提升前后的结构施工。 钢结构断开原则:保证提升过程中被提升钢结构受力合理,变形可控,不破坏原结构主要构件及节点。 根据上述原则,钢屋盖结构断开图如图 3.1 所示,V~R 轴部分次梁不提升。提升 1~14 轴之间 6 根截面高度为 1200mm 主梁及其间连接的次梁,六根主梁采用临时加固杆件形成一个整体。设置四个提升点,提升结构及提升点布置如图 2.3 所示。 图 3.1 钢屋盖结构断开示意图 图 3.2 提升结构及提升点布置示意图 3.2 各点提升力确定 (一)被提升结构整体计算结果 根据待提升钢结构及周围已建结构形式,在两个主楼上设置 4 个提升点(具体提升点布置见图 3.2 所示),在钢结构自重(考虑 2.0 倍动力系数)及屋面装饰荷载(0.5KN/m2)作用下,各点的提升反力、各被提升结构受力及变形计算如 下。结果显示,提升结构最大正应力80MPa,最大负应力-150MPa,均出现在临时加固钢梁和提升点 D 钢梁处,被提升钢结构应力范围为-120~80MPa。最大变形 85mm,出现在最外侧主梁中部。上述数据均满足提升安全要求。 提升结构计算模型 提升结构反力 提升结构应力 提升结构变形 图 3.3 整体提升模型及计算结果 (二)被提升点提升力确定 在提升阶段,以整体计算结果中提升点的反力为提升钢绞线所需提升力。表 2.1 列出了各点提升力。 表 3.1 各提升点提升力 提升点编号 钢绞线所需提升力(KN) A 435 B 438 C 620 3.3 提升节点的设计 (一)提升上锚点 钢屋盖结构断开后,在主楼顶部安装临时提升平台,每个提升点处的支撑架组成为立柱、两个悬臂工字钢钢梁、安放于工字钢梁上的箱形截面钢梁组成。提升支撑架的具体构造形式详见图纸,提升反力对于原有结构的影响须有设计院验算,确认原结构是否进行加固。 提升支撑架A 立面图 提升支撑架B 立面图 提升支撑架C 立面图 提升支撑架D 立面图图 3.4 提升平台立面图 提升点 A.B.C.D 提升支架的构造各不相同。因此须验算每个支架的受 力和变形。其计算结果如下,均满足规范要求。各提升支架支座反力须提供给设计院,对下部原结构进行校核。 A 提升支架变形 A 提升支架应力 B 提升支架变形 B 提升支架应力 C 提升支架变形 C 提升支架应力 D 提升支架变形 D 提升支架应力 图 3.5 提升平台整体计算结果 下面还验算了提升千斤顶所处扁担钢梁的局部应力及变形,满足强度安全要求。 提升点扁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