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仿真与提升 zhRliiiSiffifir:litffiliufitiftrnfii!Iffl诂::(SiJnJ:lulii}ffifaf:tiMtiufruk:uImJ;jmIii 1:吗) S —i亠s ——— …— pC : s 内容摘要]在城镇化人口比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和提升成为必须 面对的问题。通过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城乡统筹 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纵向测度表明:中国从2004年到2012年 城镇化总体质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其中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社会发展、经济绩效, 起伏较小及环比增速比较慢;而生态环境、人民生活与空间集约则起 速较快。利用改进的 BP神经网络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训练与仿真 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提升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需要统筹改善城镇 提升城镇化总体质量 。 伏较大及环比增 ,表明效果良好, 化专项指标、稳步 Hi 仲 tli」」」 tli 」」」」」」」」 咲键词]城镇化质量;测度;仿真;提升对策 却」」」」」」」」」」」」」」」」」」 一、研究现状述评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 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 。⑴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可提高 地区资源配置程度、人口聚集程度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也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和有效提高人均收入、解决就业问题、调整就业结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 伐。。刃城镇化也是新一届政府重点关注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岀 ,“坚持走中 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对新型城镇化功能的科学定位 ,同时 将城镇化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 点。在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 指 岀,城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是未来更长远的时期内扩大内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中国省域城镇化质量测度 、仿真与提升对策研究 (14YJC79000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仿真与影响因素研究 (13D264);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仿真与影响因素研究 (14J18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中国省域城镇化多元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 (7214546401)。 作者简介:曹 飞(1974 ―),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 院(西安,710071 ),副教授。研究方向:城镇化、区 域经济。 ■ 70 ■济经^^ 〈〈财经科学》2014 /12总321期 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中国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并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 TOC \o 1-5 \h \z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 由此可见,城镇化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但是城镇化应该更加关注的是城镇化的 质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城镇户籍人口比例的增加或者非农产业产值比例的增加 。 就中国而言,要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客观、科学、综合评 价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成为我们制定政策的前提 。 国外对城镇化质量测度主要有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 (CDI)和城镇 指标准则(UIG),前者涉及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生产5个方面 内容,后者涵盖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 、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管制5项内 容。⑶国内叶裕民最先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研究 ,强调城镇化质量包含城镇现 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含义 ,并对当时 9个超大城市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 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都属于初步实现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需要采取一系 列措施以提高 城市化质量。⑤赵雪雁运用主观权重赋权法 ,从经济实力现代化 水 平、居民素质与生活质量现代化水平 、科技与信息现代化水平 、环境发展水平四个 方面建立14个指标,对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与全国城市 、东部城市进行了比较分 析。⑹常阿平运用因子分析法对 30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城市化质量做了实证评 价分析丿7牛文元从动力特征、公平表征和协调度等三个视角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界 定,涵盖了城镇化的竞争能力 、创新能力、共同富裕程度、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态 环境等方面内容 。8王忠诚对我国四个直辖市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层面 选择16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 ,对各指标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做了实证分析 。⑼王家 庭等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对30个大中城市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做了研究 。盹其他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理解 和测度一般是从经济 、社会、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