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总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理化因素 所致疾病 第一节 总论 2013年4月,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毒药成初步确定为N-二甲基亚硝胺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的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 黄洋同学因喝饮水机里的被投放有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的水,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十一年前的朱令风华正茂 十一年后的朱令已经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 清华大学1992级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 【健康危害】: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对肝、肾有损害作用。吸入、口服可引起急性中毒;可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口服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厌食等。3~5天后出现多发性颅神经和周围神经损害。出现感觉障碍及上行性肌麻痹。中枢神经损害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脱发为其特异表现。皮肤出现皮疹,指(趾)甲有白色横纹,可有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主要症状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脱发、胃纳差。可有周围神经病、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眼睛失明。可发生肝损害。 1 高温 中暑、烧伤 2 低温 冻僵 3 高气压水下作业:减压病。氮气栓塞 4 低气压高原停留:高原病。缺氧 5 电击 6 淹溺 7 晕车、晕船和晕机(即晕动病) 前庭障碍 【物理因素】 中暑 冻僵 减压病 高原病 电击 晕动病 【化学因素】 1农药 2麻药、镇静催眠药和精神兴奋药 3乙醇 4一氧化碳 5毒蛇咬伤 6氰化物和硫化氢;清洁剂或有机溶剂;强酸或强碱;汞和砷等引起摄人中毒 农药中毒 吞服百片安眠药 酒精中毒 氰化物中毒 概 述  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poison) 根据来源和用途不同可将毒物分为: 工业性毒物 药 物 农 药 有毒动植物 定义:中毒(poisoning)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全身性损害 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所致,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 慢性中毒 长时间吸收小量毒物的结果,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多属于职业病范畴 毒 物 的 种 类 1、工业性毒物 强酸碱--浓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浓氨水等 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汽油、煤油、四氯化碳等 刺激性气体--氨、氯、二氧化氮等 金属盐--铅、汞、砷(砒霜)、镉、钡、铊等 窒息性--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CO、H2S、氰化物等、杀鼠剂等。 毒 物 的 种 类 2、药物--麻醉镇静剂、阿托品类等。 3、农药--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氟、磷化氯等。 4、有毒动植物 动物--河豚、蛇毒、鱼胆、蜂蝎毒等。 植物--毒蕈、曼陀罗、钩吻、木薯、四季豆等。 5、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被致病性肠道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 急性中毒病因 职业性中毒 有毒原料、辅料、中间产物、成品 保管、使用、运输 生活性中毒 误食、意外接触有毒物质 用药过量、自杀或谋害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二恶英中毒 二恶英(Dioxin) 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它的致癌性极强,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病、伤及胎儿。人体微量摄入二恶英不会立即引起病变,但摄入后却不易排出。如长期食用含二恶英的食品,有毒成分会蓄积,最终可能致癌或引起慢性病 2004年,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被疑遭人投毒毁容,从此脸部皮肤变得“千疮百孔”。为尤先科进行诊治的奥地利医生表示,尤先科的确遭人投毒,因为导致他“毁容”的“罪魁祸首”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二恶英”。当时化验的结果表明,尤先科血液和皮肤组织中的二恶英含量超过正常水平1000倍!如果剂量再大一点点,尤先科很可能在总统选举前就已经中毒身亡。 中毒途径 毒物代谢 毒物吸收 呼吸道 : 烟、雾、蒸气、气体 一氧化碳 消化道: 各种毒物经口食入 皮肤粘膜 :苯胺、硝基苯、四乙铅、有机磷农药 代谢解毒 主要在肝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毒性降低 少数在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对硫磷氧化成对氧磷) 毒物排出 大多数毒物由肾排出 一部分经呼吸道排出 经粪便从消化道排出 经皮肤排出 乳汁排出 毒物的吸收、代谢与排泄 毒物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黏膜 人体 作用于靶器官和组织产生中毒表现 肝脏:氧化、还原、水解或结合等代谢后,大多毒性降低,但少数可出现毒性增加或仍保持原形。 肾脏 肠道 汗腺 唾液乳汁 气体及易挥发毒物以原形经呼吸道排出  严重食物中毒        2002.9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