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起钝化膜发雾的重要因素
锌层钝化后出现发雾的原因众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与镀锌层质量有关。
(2)浸亮溶液中锌含量过高。
(3)钝化溶液使用过久积聚过多的三价铬离子。
(4)浸亮溶液浓度过稀。
(5)前处理工艺不彻底。
与镀锌层质量有关。当镀锌溶液中积聚过多的有机质时(多由添加剂的分解产物引起的),镀出锌层易发雾,在此锌层上钝化,所获钝化膜必然会出现雾状。
浸亮溶液中锌含量过高。这一现象在碱性镀锌工艺中尤为{多见,碱性镀锌溶液中碱含量高,工件表面残留溶液较难洗脱,较易带人到浸亮溶液中去,从而致使浸亮溶液中锌离子浓度过快积累。
钝化溶液使用过久积聚过多的三价铬离子。钝化溶液中积聚一定量的三价铬离子时,钝化膜易出现雾状。
低铬钝化溶液中各组分浓度低,多次以补充材料方式来延长溶液的使用寿命,三价铬离子必然会越积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要定期用732阳树脂进行处理,使低铬钝化溶液长期保持鲜艳的、清澈的红色(溶液呈暗绿色说明三价铬已超标,不能再继续使用,应该更换)。
浸亮溶液浓度过稀。碱性镀锌溶液中碱含量高,不易洗脱而带入浸亮溶液之中,结果浸亮溶液中的硝酸很快被中和,起不到浸亮作用,由于低铬钝化无抛光能力,从而出现钝化膜光泽性差,细瞧似呈雾状。
浸亮溶液的浓度也不宜过浓,否则锌层损耗过多,有必要时可选用氯化钾光亮镀锌来满足装饰上的要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