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觅儿寺镇大金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VIP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觅儿寺镇大金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觅儿寺镇大金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学者在评论某亊件的影响时说:“加快了徳、意法西斯的勾结步伐,促成德、意法西斯联合阵线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法西斯而不利于民主进步力量的变化”。该事件最有可能是 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B.西班牙内战 C.德国吞并奥地利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 B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一次大较量,其结果是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护下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在战争中相互勾结,并在战后正式结成同盟,使欧洲政治关系和战略格局发生有利于德、意的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1935年,法西斯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规模空前的侵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与题干无关,排除A。1938年希特勒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更加肆无忌惮地实现它的侵略和战争计划,与题干无关,排除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英法等国靖绥政策、企图祸水东引的必然结果,条约的签署为苏联争取了更多时间备战,但也使波兰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与题干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 “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经”。右图为石经部分残石的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 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为隶书 B.反映了东汉思想的繁荣活跃 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 D.是研究汉代儒学第一手资料 参考答案: B 董仲舒思想。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正定六经文字”说明与汉代儒学独尊有关联,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3. 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 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 参考答案: 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颐的回答应该是“只是致知”,即需有致知的工夫,志才不空,义才有落,自然志业精进,D项正确。材料强调“只是致知”,与“求之性情”、“内积忠信”不符,排除AC。“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主张,排除B。 4. 下表是1928年世界主要国家重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比较。表格信息揭示出 A.欧洲国家经济增长率落后于美国 B.美国工业发展速度跃居世界第一 C.苏联加快重工业建设的迫切要求 D.欧洲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参考答案: C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28年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落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这反映出苏联加快重工业建设的迫切要求,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状况,故AB项排除;D项是1929-1933年,排除。 5.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事件是 A.《慕尼黑协定》签署               B.《凡尔赛和约》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发布 参考答案: A 6.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其主题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晚清政府实业救国                B.国民政府发动国民大革命 C.宣传中国军民团结抗日            D.赞扬解放区土地改革 参考答案: C 7. 《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参考答案: D 从题中的“平等”“均用平礼”“对等级别”等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与外国外交具有了近代文明的色彩,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能从题干信息中获得,故排除。 点睛:材料“平等”“均用平礼”“对等级别”是解题的关键。 8. 1960年11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信中强调要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放手发动群众整风整社等。这表明 A.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 B.中央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悄然展开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与材料中“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不符,故A项错误;1960年,面对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