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起源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斗争不断创
造的产物,也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逐渐走向文明的标志。 随着社
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已经突破了国与国的界限, 为 了深入交往和友好合作。人们开始学习对方的语言。然而,随着 语言的深入学习,我们发现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习 得一种习惯和文化,而且这种习惯和文化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必 要。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主要是 靠语言记录和传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想要收到很好的 效果,就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自进行。 此时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对
外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就不得不提上议程。
谈及文化差异还要从其起源说起。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产
谈及文化差异还要从其起源说起。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产
生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因素,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中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归结为“南道文明”和“北道文明”, 他认为:“南道的太阳之恩惠多,受自然赐予厚”,故其文明为 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 北道得太阳之恩惠少,受自然赐
予啬,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奋斗与同类奋斗之文明。
中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地形起伏连绵千姿百态。 为了适应
中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
地形起伏连绵千姿百态。 为了适应
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
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 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组
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秩序和社会规约。 这样,自给自足的小
规模的农耕文明,作为后世沿袭千年的经济模式就此形成。 家庭
l==f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中的地位十分稳定, 并长期保留下来。而且以 家庭为中心的宗法制度也是中国国家机构构成的核心和基础。
l==f
国自夏朝便开始了“家天下”的君主世袭制。 以后历朝历代都沿 袭了这一制度,君主称天下臣民为自己的子民, 时常要求皇位继 承者要爱民如子,可见,君主认为自己是天下百姓的家长,那么 天下就是君主的家庭,暗示了天下都为自己私有的君主专制思 想。正如《诗经》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此外,中国历代君主都非常重视祭祀祖先, 以此显示天下为其私 有。从君主往下的达官贵人的祭祀活动也和君主如出一辙。
然而孕育西方文化的土壤与中华文明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条 件大相径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西方文化是以海洋为根基逐
渐形成的。身处海洋的欧洲半岛作为西方文明的诞生地, 陆地面 积狭小,山陵纵横,这使得耕种面积受到限制,加之夏季气候干 旱炎热十分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因此这里没有形成中华大 地那样的农业模式和经济模式。 所以这里的人把目光转向了无边
的大海,他们通过海上抢夺以及后来的海上贸易维持生计, 经过
长期的发展海上贸易逐渐成为他们的主业。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 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西方国家也不例外,他们向外开拓的经济 模式必然带来了文化的开放,这也正是西方文明逐步繁荣的起 点。
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西方社会必然诞生与中国社会 截然不同的城邦社会,这也决定了西方社会不是以血缘为纽带而 是以地缘为基础。
中西文化精神内涵
所谓精神文化内涵,就是指本身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载体的 人群的行为、言语、习惯等所体现出来了文化本质和文化内核。
中西文化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不同的。 翻译家严复曾认为:中之人
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
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
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
可复乱,为学术正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可复乱,为学术正化之极则。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
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虚,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
国尊主,而西人隆民;
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
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
中国重节流,而西人
重开源;
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
中国美谦虚,
而西人务发舒;
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
中国
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与祸实也,
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
力……五四时期李大钊提出, 东西文明的根本不同点,即东洋文 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 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 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
一为创造的,一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