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设计.docx

浅谈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也是整个宋朝现存诗词作品最多的诗人。他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心的诗人。辛弃疾所创作的诗词与其他文人创作的诗词不一样,他所创作的诗词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经历和血泪完成的,现如今我们欣赏辛弃疾所创作的诗词的时候,依然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凛然正气。由于在实际过程中他并没有拥有更多展现奔赴沙场,杀敌报国的机会,所以只能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无法实现自身报复的不满和悲愤,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也总是会创作一些英雄形象,但是这些英雄形象则是通过非常坎坷的遭遇展现出来的,所以整篇古诗词也营造出一种愤慨的氛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所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佩。本篇论文主要从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形成爱国精神的原因以及爱国主义思想三个角度对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研究。 关键词:辛弃疾;词;爱国主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作家,在当时也展现出自己的独有创作风格,在整个文学坛上占据重要地位。辛弃疾撰写出来的作品内容非常深奥,风格比较雄沉,推动了“豪放派”词风的发展。辛弃疾生于南宋中期,中原早已沦丧,在当时宋朝和金国对立,民族矛盾非常激烈,宋朝百姓强烈要求想要与金朝对抗。但是当时在整个南宋统治集团当中有主合和主战两个政治集团,主合派的官员选择放弃与金朝抵抗;主战派的官员想要收复宋朝失去的土地。辛弃疾就是主战派的典型代表,并且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做努力,然后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政府统一中原。从辛弃疾生平经历、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和爱国主义思想在词中的主要表现三方面来探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辛弃疾的一生,按其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揭竿而起 擒判南归:(1岁-23岁) 在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山东就已经被金国管辖,他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一直是祖父把他带大,他的祖父非常有民族气节,在青年时期,他就受到了他祖父爱国思想的影响。辛弃疾曾经两次专门到北方对地形进行视察,收集金军的消息,为起义做好准备工作,想要帮助国家收复失地。在1161年的时候,济南人耿京联合十万百姓共同与金国抗争,规模非常庞大,也颇具影响力。辛弃疾也加入到了起义队伍当中,带领手中两千军队投奔耿京,在耿京的军队当中担任军中党书记的职位,帮助他出谋划策。在这一年正月,他被派去与高宗见面完成上级的任务之后再返回图中接到耿京被投降金兵杀害的消息,马上带领50名骑兵与金兵作战,成功帮耿京报仇。当时辛弃疾的军队总共就有五十几个人却与金国的5万士兵进行对战,并且获得了战争的胜利,由此就可以看出辛弃疾非常有指挥能力,是民族英雄。经过这一战争他也被高宗认可,成为朝廷的抗战将领。辛弃疾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他对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千弦翻塞外风,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些都是他后来对当年抗金时军旅生活的深情回忆,也是他青年时期战斗的体验,辛弃疾带领将士保家卫国,奔赴沙场,帮助国家收复失地,这是一种多么豪迈的气魄。辛弃疾的这些英雄行为,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更令人钦敬佩服! (二)辗转任职 壮志难酬:(24岁-42岁) 在24岁到42岁的时候,辛弃疾开始在江淮两湖之间任职,总共有20年的为官经历。因为辛弃疾的职务经常变动,所以也并不能在任职期间更好的完成他的抱负。但是他依然在工作期间时刻想着帮助朝廷统一中原,收复曾经失去的土地。在“隆兴和议”之后,26岁的辛弃疾对当时南宋和金国的形势进行详细分析,他并不同意“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争衡于中原”的理论,想鼓励南宋百姓自制图强,帮助朝廷巩固统治。在31岁的时候,辛弃疾又编写了《九议》,站在审视、屯田、自治等多个方面讲述用兵的道理,寻找能够让国家重新繁荣富强的道路,辛弃疾为国家尽心尽力却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在他33岁的时候,曾经说出预见性的话语“六十年必亡,虏十年必国之忧之忧”。也表现出辛弃疾的爱国情感以及他在军事上的才华。在辛弃疾担任江西安抚使的时候,当地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百姓没有粮食生存,而那些有充足粮食的富商通过倒卖粮食获得暴利。在他上任之后就立即发布禁止富商倒卖粮食的政策,让粮食市场变得更加稳定,为百姓提供一个安稳的生活。 辛弃疾南归以后希望可以有机会施展抱负,带领士兵征战沙场,为国家做贡献,“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但是在1163年符离之役失败之后,南宋再也没有与金国打仗的勇气,彻底向金国投降,通过向经过纳贡的方式谋取短暂的和平,这就让那些想要奋勇抗战的英雄无处发挥自身的抱负。在辛弃疾南归之后,被朝廷任命为江阴佥判,在6年之后官职虽然略有上升,但是却并没有在京城任职,没有在同一个地方担任很长时间,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