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楼养新书藏:存古开新递沿至今下.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楼】养新书藏:存古开新,递沿至今(下) 关于养新书藏的来由,虽然说该楼乃是校长蔡元培所策划者,但是真正能够实施这件事的人显然要有一定的实力。以我的推测,建造此书楼的款项应当是本校的创始人徐树兰 所出者。《存古开新》一书中称:“光绪二十三年( 1897 ),浙江山阴乡绅、维新人士徐树兰慨然捐银一千两,又利用其 他筹款四千余元,仿盛宣怀所创天津中西学堂,创办绍郡中 西学堂,并经浙江巡抚廖寿丰奏明清廷备案。绍郡中西学堂 于公元 1897 年 3 月 3 日正式开学。此近代绍兴乃至浙江新 式教育之先河。” 历史浮雕长廊 徐树兰乃是绍兴最著名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的创始人。对于这件事,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的《申报》上载有 任道镕给皇帝所上奏折中的附片: “再据绍兴绅士翰林院编修马傅煦、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鲍临、江苏候补道阮祖棠等联 名呈称:已故郡绅士、一品封典盐运使衔补用道候选知府徐树兰,前于二十一年捐款倡设绍郡中西学堂。至上年遵旨改 设中学堂, 因即归并办理, 事半功倍, 士论翕然。 复以寒峻,无力购书,于府城西偏建立藏书楼,捐置经籍史部及近日译 本新书、中外图书报章凡七万数千卷,以备士子观览。并拟置产取息,以为常年经费。会事未成而殁,其子直隶补用道 徐尔穀踵继前规,竭力经理。计建屋、购书、置器共用银三万三千余两,又每年认捐洋一千元以资应用。兹将章程书目呈请奏咨立案前来,臣维讲求实学,必当博览群书。近日东 西各邦每于都会遍立藏书之府, 资人观览, 与学堂相辅而行。徐尔穀仰承元志, 购藏书籍至七万余卷之多, 实足津逮艺林,裨补教化。查各省土民,捐办善举、有益地方,均准奏请旌 表。直隶试用道徐尔穀不惜巨资成就后学,尤与寻常善举不同,应如何量予奖叙之处,出自圣裁,除咨部查照外,谨附片具陈状,乞圣鉴训示。谨奏奉朱批,着户部核给奖叙,钦此。” 由此可证,该校最早的名称乃是绍郡中西学堂。而后改名为 绍兴府学堂。 之后又根据朝廷的指令, 改名为绍兴府中学堂。而本校的创建人就是徐树兰。任道镕在附片中详细讲述了徐 树兰创建古越藏书楼的过程,如此推论起来,绍兴府中学堂内的养新书藏恐怕也是他出资创建者。养新书藏的买书之人 倒不一定是徐树兰, 按照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七日 《申报》上所刊出的信息: “绍郡中西学堂创始有年, 颇著成效。 今春改为官办,增加学额,添聘教习。其各县小学堂亦已次第开设,惟需华洋书籍,郡城无人购买。刻已由府尊熊再青太守 筹集款项派员赴沪采购矣。 ”看来,从那时起该校就派人从上海采购书籍。而《存古开新》上的记载为,该校买的最大一批书籍,乃是光绪三十三年春,本校监督袁涤庵派人前往上 海购买图书。当时花了两千五百元,这当然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金额。 当时买到了哪些书?可惜我未曾查到相应的书目。但既然建造了这样一座规模不小的书藏,应当有着不小的藏书量在。 而对于本校藏书及用书的条例, 《光绪二十五年、二十六年 绍兴府学堂徵信录》中载有蔡元培所撰《养新书藏略例》 ,蔡元培在本文中首先写明了指定本略例的原因:“甲午以来,屡奉明诏,广厉学官。吾乡士流,咸兴于有用之学,然而其途至啧,其书至繁,非寒士所能具也。爰有巨子创为借书之 约,和咻杂出, 事遂中辍。 元培闻而甚惜之。 今年承乏学堂,闵藏书之寡,购之则绌于费,欲佽助于有力者;又念藏书既多,与广之,使不侸学堂者,亦得就而借焉。为学堂立法, 而即寓借书约之美意于其中, 当亦诸君子所许也, 遂缮略例,遄企欢成。”而后他列出来了 15 条条例,其第一条为:“藏书 之室,名曰‘养新书藏(’书藏之义, 本阮文达《灵隐书藏记》 ;曰养新者,以学堂之名之也) 。” 由此可知,养新乃是本学堂最早的名称,而书藏则是源于阮 元给灵隐寺所写的书藏记。蔡元培给书楼起这样一个名称, 乃是借鉴了当年影响很大的《灵隐书藏记》 。关于养新书藏 何人有资格借阅,蔡元培用 6 条予以了解释: 第三条,凡学堂教习及肄业生,不论助银与否,皆得借书。 第四条,凡不侸学堂者, 助银十圆以上, 皆得借书。 第五条, 凡助银五十圆以上者,得援引同学二人,百圆以上者四人,其余以是为差,皆不必助银可以借书。第六条,凡助书者, 以其直为援引多寡之差; 如其书非要, 或与已藏之书复重者,当卖之,而以其直购有用之书。先事声明,庶无骇怪。第七 条,凡助银助书者,自书姓名、字号、职衔、出身,及书银之数,投于学堂,由学堂检校,出收单一纸,以资综核。第八条,群书略具,则刻书目一册,皆著其直,其助银助书之数及卖书之直,皆详著之。 看来,养新书藏主要是供本校的老师和学生来使用。而校外的人要借阅,则需要提供一定数额的赞助。赞助越多,可借阅人数就可增加。但蔡元培也称:如果不赞助现金,则赞助书也可以。但他同时声明:如果所赞助之书,从内容上不重要,或者已有了重复,则本校有

文档评论(0)

135****86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